如今,在澳大利亚的中国问题讨论中,新的危言耸听者描绘了一种“无声入侵”
的画面,一些现实主义者以零和的方式看待中国崛起和美国衰落,另一些人则给“印
度洋-太平洋”一词套上难以承受的目标。
务实接触的观点越来越难参与上述讨论。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认为,其结
果是澳大利亚现在“陷入一种无益的对华关系”。芮捷锐甚至怀疑中国是否已放弃了
澳大利亚。
他认为,自阿博特担任总理以来,堪培拉的安全和情报机构一直主导着对华政策
的制定。“反击”现在处于近乎信条的地位。有些人认为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是清晰
的,但芮捷锐认为,澳政府的对华政策根本不连贯:“口上说接触”,而实际“做的
是竞争和遏制”。
芮捷锐认为,要避免“捕风捉影”。他强调需要以“实际的,而不是一些人所担
心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作者詹姆斯·库兰)
英国《卫报》11月2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称,澳大利亚对中国
的经济依赖“不会改变” 一位前驻北京大使警告说,澳大利亚很可能会继续遭受“
中国轮番的经济胁迫”的伤害,要设法重启双边关系。2007年至2011年担任
澳驻华大使的芮捷锐表示,澳大利亚更需要中国,而不是反过来。
芮捷锐认为,过去几年,澳大利亚与美国走到一起,谋求抵制中国的崛起——这
种做法违背了澳大利亚的利益。
在本周二出版的新书中,芮捷锐表示,关于澳大利亚通过转向其他市场以分散与
中国经济关系的讨论“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他指出,澳中两国经济的互补性“
很深,因此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不会改变”,除非澳大利亚人主动接受生活水
平大幅降低。
他说:“这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我们需要中国,多于中国
需要我们。这不是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外交事务和务实的外交政策应该是取得符合
大家利益的结果和成果。”
他说:“我认为,对于北京来说,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承认
中国的领土完整,承认共产党作为中国执政党的合法性,承认中国作为地区大国的地
位,并予以尊重。”
[18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