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传来好消息,由该院编制的《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隔离栅应用技术标准》《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眩网应用技术规程》两项应用技术大纲通过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专家评审。这两项标准、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为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提高高速公路安全性和舒适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评审,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抽调专家对工作大纲及编制大纲进行了认真审阅,认为大纲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基本全面,章节编排和编写人员分工合理,实施方案总体可行,基本满足工作的需要,修改完善后可作为标准编写的依据使用。
据介绍,公路隔离栅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目前公路沿线安全防护隔离栅存在金属锈蚀、钢筋混凝土栅栏栏片间隙大、陡坡地段防护效果不佳、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本标准从安全防护隔离栅类型、结构形式、 材料及制造等方面予以规定,同时纳入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隔离栅,提高了安全防护隔离栅在恶劣环境、盐渍土和陡坡等地区的适应性。
防眩设施做为确保公路夜间行车安全、隔离上下行车道,达到防眩和隔离的目的高速公路护栏网产品,目前金属材料防眩网存在维护周期短、耐候性能低下,植树防眩初期成本和养护成本较高,易对路面造成病害,防眩板抗折强度较低,断板严重等缺陷。为弥补并完善防眩设施的各种弊端,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编制的《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眩网的应用技术规程》,将有利于新兴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眩网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填补公路工程行业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眩网工程标准的空白,丰富和完善公路工程防眩设施标准规范体系,并实现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眩网在工程应用中的产品质量及施工方法的标准化,对于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88]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