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变人口净流入为人口红利

10/26
2020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人口净流入”与“常住人口稳步增长”并存,核心城市人口加速聚集。如何将区域人口增量红利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红利,是一个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拓创新。 一是要加强“人才+产业”顶层设计,紧扣产业链、建强人才链,做到让各类人才尽其能、得其所。产业是人才发挥本领、锻炼能力、谋求长远发展的舞台,产业链上下游及各环节,需要各式各样的能手。以先进制造业为例,既需要引领产业风向的科学家,也需要新锐实干的创客和术有专攻的工程师,还需要技艺高明的工匠;在人才结构上,既要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也要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 二是做足配套文章。引进人才能快速充实区域人才总量,有效提升一个地区的人才综合素质;用好人才可以帮助区域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留住人才则是通过创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环境,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人居环境、医疗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人才综合配套体系,让人才产生归属感,积极融入、共建共享。比如,在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上,应主动推进职业资格互认,出台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让外来人才与本地人才共同参与区域建设和管理。 三是不能止于“引”,更要注重“育”。引进与培育,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培育人才如同深水养鱼,短期内虽难见成效,却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建设人才高地,是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入。要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育、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成才、人人得发展的人才培育开发机制。 近来,粤港澳大湾区一些城市已经在放宽落户条件、推进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港澳人员在内地参加社保、培养资助高层次人才、培育工匠等方面推出相关政策,收效显著。人才决定区域发展的未来,应继续打基础、利长远,抛弃急功近利与短视,让人才为区域发展充盈动力、带来红利。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7942","PageTitle":"变人口净流入为人口红利-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17942},"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