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股票 > 正文

造车新势力瞄准科创板 威马出行正式启动上市辅导

10/15
2020
来源
证券日报
分享
10月13日晚,上海证券局官网信息显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出行”)已于9月30日正式提交了科创板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据悉,威马出行旗下拥有“威马汽车”品牌,是一家较为知名的智能电动汽车开发商。威马出行方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处在敏感时期,对此不予置评。”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9月份,威马汽车宣布完成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百度与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继续参与此轮融资。其他参投方还包括湖北长江产业基金、苏州昆山产业基金、湖南衡阳国有投资平台、安徽合肥产业基金、国投创益产业基金、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有产业投资者,以及芯鑫、紫光、红塔集团、雅居乐、盈科等实力派投资机构。 在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中,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已选择赴美上市,为何威马出行对科创板情有独钟? 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卢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的时间点来看,科创板这一平台比纳斯达克和港交所更有优势,威马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将在政策扶持、投资人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市成本等方面享受便利。此外,在威马最近完成的100亿元融资中有很多国有产业投资者的参与,这也会对威马的上市选择产生影响。 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威马选择在科创板上市,肯定是根据自身情况研判并与资方协商后所作出的选择。美股有特斯拉这样的巨头存在,还有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国内造车新势力。相较之下,威马选择在科创板上市,能够凭借造车新势力的身份,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企业估值也会有所提升,这从威马前段时间获得的百亿元规模的单轮融资即可看出。 备案信息显示,威马出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沈晖直接持有及间接控制的股权比例合计为16.57%,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前,沈晖曾发布《威马家书》称,融资100亿元不是威马的目标,创造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价值才是威马人的目标。“100亿元融资后与其他厂商的下一轮比拼,将是这场厮杀的重要战役。” 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们目前尚未盈利,还没有公布招股书的威马出行在行业内处于何种排位呢? 任万付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在造车新势力中,预计威马的盈利处于理想、蔚来和小鹏之后,成本控制是威马的强项,但盈利需要销量来做保证。 卢晏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市场对威马盈利阈值的预期在一年5万台-6万台,2019年威马月均销量在1400台,今年1月份-8月份的月均销量在1433台。虽然在近三月的月均销量上升到2000台/月,但离盈亏平衡所需的月均4000台-5000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威马目前的产品销量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两款车系EX5和EX6有着10倍的销量差距,如果EX6的销量表现迟迟无法有所起色,仅凭EX5很难有实质性地提高。2021年对于威马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缓解资金压力后,EX6销量的提升和量产版Maven能否顺利交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威马的未来行业地位。“目前我们对威马保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明年下半年有望真正达到月销4000台以上的表现”。 沈晖在《威马家书》中表示,硝烟漫漫,新能源车市白刃战在即,没人能确信稳赢。幸运的是,威马已兵甲齐备、取得重要据点,为之后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外界局势再变,但威马聚焦用户、保持增长的主旋律不能变。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1892","PageTitle":"造车新势力瞄准科创板 威马出行正式启动上市辅导-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21892},"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