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暨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年会在上海举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推动食品工业形成发展的新机遇、新格局、新动能、新优势、新引擎。
张崇和介绍,2019年食品工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营业收入增速保持在4%以上,高于全国工业发展速度;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工业11个百分点。万元资产营业收入是全国工业的1.5倍,产出利润是全国工业的1.2倍。食品工业很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据19年数据显示,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4.4万批次,检验微生物、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重金属558项,总体合格率97.6%。“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稳中向好,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治理取得实效。”张崇和表示。
据介绍,2019年食品产业诚信体系更加完善,评价体系新增食品企业134家。配方乳粉追溯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可追溯产品数据8亿余条;全国食盐电子防伪追溯平台进一步健全。食品工业供给质量和能力显著增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第六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4种乳制品、饮料、冷饮产品入选。此外,在近期发布的2019年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中,44家食品企业入榜。标准体系进一步优质优化,团体标准服务取得初步成效,科技创新也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在谈到推动食品行业高质量升级发展时,张崇提出了五点建议。首先是要加强风险研究,形成新发展机遇。要深入研究新肺炎疫情对食品产冠业的冲击,建立应对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食品产业安全风险。认真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保产业链,保供应链,保原料安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业韧性,寻找发展新空间。其次调整循环战略,形成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建优质原料基地,保障内需供应;集聚优势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把握好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加大科研投入,开发中高端产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稳住出口这个战略基本盘,继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参与国际大循环。推动形成食品工业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形成新发展动能。食品行业要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做好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力争在营养靶向设计技术、精准营养供给技术、智能健康管理技术、天然添加剂提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关键配料技术、特殊膳食配方技术、新食品资源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新动能。再次推进三品战略,形成新发展优势。紧跟消费趋势,提升供给能力,把老品牌优势和新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把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定制化生产结合起来,从品种功能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需求。要大力推进食品行业国际对标,鼓励高端制造,提升营养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食品。要发挥老字号驰名商标的带动作用,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形成食品行业新发展优势。最后,要完善标准体系,形成新发展引擎。要推进公共安全、质量分级、绿色制造、安全标准的制定完善。要加强营养食品、特色食品、生物发酵食品、方便食品、未来食品等重点领域标准工作,确保标准协调互补、先进有效。积极开展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为食品行业发展提供标准支撑。以多层次、多元化、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体系,形成食品行业新发展引擎。
[33]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