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建水县靶向发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09/29
202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
建水县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贯穿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始终,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敢闯敢干,既兑现了如期完成搬迁的“军令状”,又交出了脱贫攻坚的“满意账”。 多级联动“总动员”,让群众“搬得出”。及时成立建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行业部门技术人员、乡镇党员干部及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对贫困户住房情况、收入情况等进行全面摸排和科学认定,最终选定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有安置点项目地灾报告均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所建住房均通过了县、乡两级质量验收,安置房质量安全合格率100%;人均住房面积23.28平方米,住房面积合规率100%。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时组建“村组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党员+搬迁户”的易地扶贫搬迁突击队,积极做好相关政策宣讲和搬迁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打消群众顾虑。优先发动党员带头有序搬迁,涉及搬迁群众465户17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5户1464人),均按时完成搬迁,入住率为100%,群众真正实现从“不愿搬”到“我要搬”的转变。 搭建载体“强服务”,让群众“稳得住”。在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10个点以单独组建或联合组建的方式成立党组织10个,其余2个则将搬迁党员纳入迁入地党组织,确保党员管理不脱节。下转2版 上接1版 通过“党员+贫困户”的网格模式,排查搬迁后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保障安置点水、电、路、绿化、亮化等必要的入住条件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完备,目前,12个安置点均能满足搬迁群众入住后生活需求。各安置点党组织结合民族节庆,组织搬迁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文艺汇演和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不断强化搬迁群众的感恩教育,提升致富能力,在搬迁群众中树立时代新风尚。 党建引领“促就业”,让群众“能致富”。按照“一村一业”要求,编制产业发展及就业扶持计划。曲江镇干寨新村制定了《干寨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书》,引导搬迁对象种植莲藕60亩,搬迁群众人均收入达9195元;利民乡厂房新村以柑橘产业为支柱,引导搬迁群众种植柑橘1100亩,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平台齐发力,实现人均收入31606元。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搭建用工企业和搬迁群众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安置点劳动力转移就业率。12个安置点的375户建档立卡贫困搬迁对象均实现特色产业及就业扶持全覆盖,完成了每个安置点有1项主导产业及“户有一人”的就业目标,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4819","PageTitle":"建水县靶向发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24819},"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