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从“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

09/29
2020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
就业是14亿人口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 “十三五”期间,在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加剧,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任务加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就业能持续保持稳定,难能可贵。 就业成绩斐然,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的不断增强、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政策的持续发力,根本上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顺应时势、惠及民生,这是多年来就业政策体系沿革发展的突出特征。“十三五”期间,从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到将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再到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全面发力,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不断强化。与此同时,各地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时,也把是否有利于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以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的实现,看的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而是看广大就业群体的就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因此,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要与时俱进地回应社会期待。我国重点就业群体面广量大,近年来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各类就业群体,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无论是在校或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愿接受服务登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困难人员,还是需要兜底帮扶的特殊群体人员,都能从细化政策中找到自己的关注点。做好“最后一公里”,确保就业服务全覆盖、无盲区,这是保障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的一个前提。 展望“十四五”,我国稳定就业仍将长期面临总量和结构压力。要持续做好稳就业工作,未雨绸缪将是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前提和基础。从大环境看,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的劳动形态、新的就业方式、新的创业路径不断涌现出来。针对这些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要做好就业工作,更要补齐短板、顺势而上,不仅为兜住民生底线贡献力量,也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助力。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5043","PageTitle":"从“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25043},"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