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2020金融消费者保护白皮书发布 四类主要风险需警惕

09/25
2020
来源
新浪财经
分享
9月24日,《2020金融消费者保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正式发布 ,《白皮书》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主编,新浪财经、黑猫投诉和平安普惠金 融研究院联合编写,意在助力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为构建和谐金融生态贡献积极力 量。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取得长足进步,监管机构、从业 企业机构形成合力,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多方位保障。但国内金融消费者仍 面临信息安全受损、金融服务标准不规范、控诉调解维权难、黑产乱象等主要风险。 在实际投诉中,互联网金融成为投诉“重灾区”。 对此,《白皮书》建议,应加快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加速完善多元投诉、 纠纷解决机机制,加强金融机构行为监管,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以及防范金融科技 创新中的风险。 当心!四类金融风险要重点警惕 金融服务的普及发展,既为经济注入新活力,也让人们生活更加便捷,但风险也 随之而来。《白皮书》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及用户调查,梳理出当前国内金融消费者 面临的四大类主要侵权风险,提醒民众要尤其警惕。 其一,信息安全权益受损。即个人信息泄露和盗用,如个人支付信息、身份信息 等。不少人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些金融服务平台注册或使用产品后,时不时会收到骚 扰电话,推广金融产品。《白皮书》提醒,信息安全风险要从多方面提高警惕,如在 互联网消费交易中,应当心软件、硬件(电脑、移动设备等)、数据传输网络是否存 在安全隐患。 其二,金融服务标准不规范。《白皮书》指出,不少金融销售人员误导/过度销 售产品,会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不符的产品。 其三,控诉难,调解难,维权难。《白皮书》显示,发生消费者权益纠纷时,很 多存在侵权行为隐蔽且复杂、多方纠纷责任主体不清、维权旋转门等困境。 其四,行业黑产乱象频发。《白皮书》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金融案 件频发,许多“老赖”通过伪造贫困证明、病历证明、住院缴费单等方式逃避还款。 网络上还出现大量“反催收”黑中介,打着帮借款人退息、延期还款、减免手续费等 幌子,通过教唆客户恶意投诉金融机构、传授恶意拖延还款的违法方式等,收取客户 费用,牟取不当利益,形成灰色产业链。 互联网金融产品成投诉“重灾区” 《白皮书》就国内金融消费者权益损害风险成因作出分析。除了政策法规保护有 待进一步提升、投诉反馈不及时内控管理不严密、行为监管不完善导致交易双方信息 不对称、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存在不足等原因外,《白皮书》提到,科技发展在给 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可能也成为不法分子侵害消费者的工具。 比如,我们使用的线上金融服务,因信息收集、存储、转移、核验等环节全部可 以在线上完成,增加了信息泄露风险。 再比如,电子格式合同的泛化,虽然让签合同变得简单便捷,甚至销售和客户不 需要线下见面便可成交,但风险也因此加大。当消费者面对小字号且大量文字的线上 合同条款时,往往可能没有仔细阅读,就直接点击接受。若事后发生纠纷,消费者难 以主张和证明其知情权受损。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个性化推荐等方式,向客户销售产品和 服务。这种方式可以提升交易成功率,减少金融机构销售成本。但从金融消费者角度 看,被动地只接触与自身条件相符或与自身过往偏好相似的产品、服务,某种意义上 是损害了自身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在实际投诉中,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已成为近年来消费者投诉的重点。黑猫投 诉平台金融投诉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30日至2020年8月18日,在收 到的760148件累计有效投诉中,涉及互联网平台的超过60%,远远高于信用 评估、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平台。投诉的问题种类也较为多样,如平台倒闭后无处 追回资金、隐私泄露、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风险认知不足等。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待升级 《白皮书》提到,我国在不断加快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方面,仍面 临诸多挑战,但这也是未来机制发展的好机会。该如何应对,《白皮书》提出了五大 建议。 一是要加快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二是加速完善多元投诉、纠纷解决机制, 三是加强金融机构行为监管,四是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五是防范金融科技创新中的 风险。 对于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白皮书》认为,应在国家战略部署、提升金融教育 针对性、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方式、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等方面重点发力。 平安普惠也是推进金融消费者教育的践行者。例如,平安普惠推出的“维C行动 ”,通过协调聚合社会各界资源,深入社区、批发市场等地传播金融防欺诈知识,分 享各类被骗案例,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为人们及时解答金融消费疑惑,是值得在业 内广泛鼓励和推广的经验。今年9月,平安普惠联合新浪财经,发起了"钱袋子守护 计划",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形式,科普金融消费知识,助力提升民众金融消费 免疫力。 在防范金融科技创新风险方面,《白皮书》建议实施“穿透式”监管,要看到最 终投资人和融资人,分清楚投资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落实投资人适当性原则,缩 短风险链,减少系统性风险。 同时建议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引入“沙盒监管”,做好顶层设计,并提出消费者 补偿机制。 此外,《白皮书》认为,保障金融市场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离不开各界齐心 协力。立法部门需积极完善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体系和维权机制等。政府部门需完善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优化改革监管机制,监督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处理。金融机构也应 积极参与到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中,提高消费者金融素养,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5995","PageTitle":"2020金融消费者保护白皮书发布 四类主要风险需警惕-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25995},"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