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助力海南自贸港腾飞 银行业服务创新全面升级

09/18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9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三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项目达151个, 创近两年来之最。 自贸港的建设,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就在当日,中行在海口举办《中国银行海 南自贸港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发布暨银政企签约仪式。自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总体方案》公布以来,各家银行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围绕金融对外开放、金融创 新、营商环境提升、重点产业等多领域发力,结合自身特色为自贸港建设定制专属方 案。而在进一步助力海南自贸港腾飞的过程中,银行业也需要重点关注风控、人才等 方面的挑战。 政策助力 服务方案日益多元化 “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金融业的规划和发展,提出把现代金融业培育成海南 重要支柱产业。”8月24日发布的《2020海南自由贸易港投资指南》显示,在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依托海南在区位、政策、环境、港口等方面的优势,围绕金融领 域的不断开放和创新,海南将迎来促进跨境金融、贸易金融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 作为对外开放的“实验室”,自贸港在金融开放领域为银行业提供了诸多政策便 利。“政策优势包括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有助于银 行业机构在跨境贸易的资金便捷流动与兑换方面为贸易机构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统 筹跨境国际业务,为打造自贸港开放型经济夯实根基。”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 芮表示。 这也让国际业务成为各家银行服务的重点。中行将跨境金融服务经验与自贸港创 新政策有机结合,适时创新推出本外币跨境双向资金池、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服务。 建行海南分行表示,将积极发挥建行集团优势,通过信贷、结算、租赁、投行、信托 、发债、资管等综合化金融服务,做好自由贸易账户服务,推进本外币一体化功能建 设,大力支持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需求。 进一步推动自贸港金融业更高水平开放,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为此,工行海 南省分行深入推进网点“五变四”“一变三”改革,创新推出流动银行车,不断拓宽 金融服务外延,并提供多语种服务,在全辖全面推广外币预约取现服务,不断优化客 户服务体验。同时还推出“单一窗口”金融服务,目前已为15家进出口企业办理“ 单一窗口”跨境汇款业务。 “海南银行业和保险业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增强金融单位创一流的服务意识 和服务能力,推进金融制度集成创新,优化金融圈生态环境。”9月10日,由海南 省银行业协会和邮储银行海南分行主办的“创一流营商环境 金融人在行动”倡议行 动提出如是倡议。 与此同时,自贸港的建设布局及特色产业也为银行业提供了展业机会。中行表示 ,将支持海南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构建跨境、银发、教育、体育等特色服务场景。工 行海南分行围绕基础产业、总部经济及民生消费领域的重点客户加大服务支持力度, 并持续跟踪服务自贸港新进驻企业。建行海南分行支持海南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壮大 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等 特色海洋经济。 “应结合本地优势发展特色新兴金融业态,形成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互补发展的 良性格局,激发自贸港经济活力。”民生银行研究院自贸港研究课题组认为,一方面 ,可依托海南生态优势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加强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率先 推动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构建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在内的绿色 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可配合海南“海洋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海洋金融,加 大对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新能源、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 备制造等海洋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设立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涉海资产抵押贷款 、航运租赁、涉海保险等特色产品,以投贷联动支持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此外,可 鼓励与规范并重支持第三方支付、移动金融、电商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创新,倡导互联 网金融企业以践行普惠金融为主要使命,依托自贸港实体经济有序发展。 “首单”频出 创新+科技共筑核心 8月31日,交行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为海南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 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成为海南省境内2020年首单银 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工行海南省分行则办理了海南省全省首单REITS业务发行、境内信贷资产跨 境转让业务、土地承包金ABS产品、疫情防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第三方支付公 司跨境业务及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在内的6个海南全省首单业务。 在“首单”频出的背后,离不开创新提供的支持。“银行业一方面进行服务创新 ,通过专业、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贸易企业优化服务流程;另一方面开展科 技创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为自贸港建设项目赋能。”苏筱 芮说。 “随着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银行业在寻求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挖掘更多用 户群体,结合第三方科技机构合作共赢,改变以往的传统运营模式。这也让其能借助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便利化服务,比如股权债权融资的模式和金融 科技融合,助力自贸港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助理教授王鹏看 来,银行业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助力。 科技为银行业从各方面创新服务自贸港注入新动能。建行海南分行与海南省政务 中心合作开发海南政务便民服务站,让当地百姓可在建行营业网点、建行裕农通服务 点、社区、药店、超市等共计400余个政务便民服务站,凭身份证并通过“刷脸认 证”自助办理一期153项涵盖省公安厅、省社保局、省公积金管理局便民政务服务 事项。 银行自身科技水平的提升,与助力自贸港新基建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新基建是银行支持自贸港建设的一个重点领域。当前,整个经济都在经历数字化 转型,银行助力自贸港新基建建设,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 平的提升,也在为提升银行效率、科技建设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空间。例如,区域数字 化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各地信息的不确定和不对称,有助于银行对项目评估效率的 提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典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实现腾飞 风控与人才成为关键 在提出自贸港金融方案时,风控是各家银行所重点关注的领域。例如,海南银行 从“风险控制”转向“风险经营”,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将风险 管控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 “与在国内其他区域不同,银行业在服务自贸港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需重点关注国 际业务层面。过去我国银行对国内市场的风控机制已有成熟经验,在对接国际金融制 度规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就需要在制度层面做好衔接。应该看到,我们在自 贸港具有主场优势,可以针对具体实践采取渐进式的规则构建。”刘典表示。 对于如何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民生银行研究院自 贸港研究课题组认为,首先,应研究制定自贸港金融业发展规划及深化金融改革创新 实施方案,在配合自贸港建设上形成更为有力的制度体系与政策环境;其次,应进一 步放宽投资准入,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出台更加 简化的海南版负面清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提升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打造高 标准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再次,应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完善本外币一体化 业务,打通境内外市场,探索建成有别于其他自贸区的、有海南特色的、更加开放的 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与此同时,人才也是各家银行在今后助力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所在。“金融科技的 投入,将改变银行现有人员架构模式,需要更多高端科技人才,开发更多应用场景。 ”王鹏表示。 “要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海南本土金融人才的教育培训,提升 金融人才层次;并通过放开落户限制、放宽限购政策、提供租房补贴等多种方式吸引 外省区市金融高端人才。同时,要构建金融人才宜居环境,面向全球引进具有国际视 野、具备操作经验的高层次、紧缺型金融人才。降低外籍人才创新创业融资成本,建 立外籍金融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为其在境内就业和生活提供各项金融服务。” 对于如何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民生银行研究院自贸港研究课题组建议。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7787","PageTitle":"助力海南自贸港腾飞 银行业服务创新全面升级-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2778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