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汉中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推动下,汉中市食用菌产业联盟成立。标志着该市各成员企业将摒弃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小圈圈”,整合资源、抱团取暖,共谋发展,食用菌企业终于找到了“娘家”。
“食用菌产业是汉中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新任首届产业联盟主席、汉中市振兴乡村产业服务公司总经理史瑞华表态说,他会广泛听取产业链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努力把食用菌产业联盟打造成机制创新、运转灵活、资源共享、信息通畅、合作共赢、全面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联盟是大家庭,联盟是娘家。”汉中康田公司吴建海,1997年从浙江应邀到陕西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这次被任命为产业联盟副主席。
汉中康田公司在脱贫攻坚中,带动3500户1万多贫困人口从事香菇产业,每年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兑付贫困户参股分红126万元;还为农户供应菌种1300余吨,带动发展食用菌4000万袋,产值2.8亿元,农民年增收1.2亿元。
“汉中有发展食用菌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次成立产业联盟,作为企业,我们找到了娘家,有了归属感。”吴建海说,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关于促进贫困地区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给食用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3+X产业布局中,也将陕南三市定位为食用菌产业主产区域。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产业联盟,目的也是为了更好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我希望以创建产业联盟为契机,出台更多金融、财政优惠政策,支持汉中食用菌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吴建海说。
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维君在联盟成立大会上介绍说,食用菌是汉中市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该市立足秦巴山区资源禀赋,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骨干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立食用菌产业联盟,主要是通过以联盟为平台和纽带,组织动员市内外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合力谋发展、齐心做品牌、抱团闯市场,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大扩张、技术水平大提高、设施装备大改善、产业形态大转变、经济效益大提升,加快推进我市由食用菌生产大市向食用菌生产强市迈进。
据了解,汉中市目前食用菌产业初具规模,建成食用菌生产示范县2个、示范镇58个、专业村128个,以香菇为主的袋料食用菌生产规模1.8亿袋,椴木658万架,食用菌总产量4.5万吨,产值12亿元。2019年,食用菌产业覆盖506个贫困村,带动1.39万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