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政务账号“四川发布”消息,中国银保监会已于9月9日正式批准四川银行筹建申请,注册资本300亿元,或成国内第一大城商行。
多年筹备终于落地
此前在201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组建四川银行的部署,随即组建了专业的工作团队,稳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有关各方大力支持下,四川银行已正式获批筹建。
四川银行筹备组有关负责人表示,组建四川银行是四川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系列决策部署,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四川银行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对标行业先进,注重改革创新,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着力支持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管理规范、经营稳健的现代商业银行。
筹建四川银行的想法早在2011年就有,当时四川省提出拟组建“西部银行”,当时计划将11家地市级城商行合并为一家省级城商行,但最终并未成功。
后在2016年,根据媒体报道四川省已决定整合川内金融资源,组建四川金融控股集团。四川金控筹建路径为,以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为基础,控股各类金融企业,并将金融企业整合为四川金控集团,计划到2020年,四川金控资产及业务规模达到1万亿元。凉山商行、攀枝花商行拟合并重组为“四川银行”重组标的或有其他川内城商行),通过增资扩股,四川银行注册资本将超100亿元,资产规模计划到2020年达2000亿元以上。
之后再2017年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四川金融控股集团、四川银行、国宝人寿等机构组建运营。
但直到今年,组建四川银行才有了实际动作。此前5月6日,重庆市国资委网站发布题为《国资系统积极发挥作用助力川渝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的文章。文中提及“重庆渝富控股集团与四川金控集团加强合作,拟参与发起设立四川银行,公司注册资本300亿元”。但该文章不久之后就被删除。
中小银行抱团加速
根据四川银行的筹建方案,将由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注册资本300亿元。根据目前已在A股上市银行的注册资本来看,300亿元的规模甚至可以排进前10,且超过目前注册资本最高的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两家银行的注册资本分别为211亿元和142亿元。
但从攀枝花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的状况来看,凉山州商业银行的年报甚至还停留在2017年,除了数据滞后、业绩欠佳,两家银行还存在高层腐败等其他问题。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攀枝花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11月,下辖成都、凉山、自贡、内江、达州、雅安、泸州7家市(州)分行。
截至2019年9月末,攀枝花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为749.09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530.4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1.64亿元。2015年-2017年间,该行净利润连续下滑。据其2019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显示,截至2018年9月不良贷款率攀升至4.61%,拨备覆盖率仅为93.36%。
而凉山州商业银行则于2007年5月31日正式成立并对外挂牌营业,是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成立的首家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17年末,该行资产总额299.74亿元,存款余额189.44亿元,贷款余额102.24亿元。
同时,凉山州商业银行此前在2017年曾爆出被形容为“典型塌方式腐败”的管理层内外勾结骗贷案件,该行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郝卫宁,原副行长、贷审会主任陈盛文,原薪酬和提名委员会主任杨承斌,原风险管理部原主管毛明,原小企业贷款中心原风险主管罗万勇等人先后被查。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合并的消息不断,据不完全统计,不包括四川银行的合并,自5月以来已经发生8起。
对此,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邓宇表示,在当前疫情冲击下,宏观经济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堪忧,特别是中小银行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唯有通过合并保持一定的资产规模,降低不良占比。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通过合并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引进更多战略投资者,避免评级下降。
邓宇同时提醒,中小银行合并后并不是简单的资本联合,而且涉及到监管指标体系、重点监控数据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内部人员组织、机构、业务的整合,适应综合金融管理的高标准和高要求,需要经历组织变革,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到市场和同业的变化,合规经营和声誉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33]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