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农行行长:精准扶贫贷款不良率1.4% 低于全行贷款不良率

09/11
2020
来源
新浪网
分享
在商业银行的具体实践中,该如何处理好精准扶贫与自身的商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 9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在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挑战性很大的一个问题。面向“三农”是农行的经营定位,服务脱贫攻坚是农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农行必须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扶贫各项工作。同时农行又是一家国家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等各项金融服务过程之中,又必须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所以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产业项目扶贫贷款筛选上下功夫,首先优选产业,重点选择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精准实施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其次是优选项目和企业,将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补短板、惠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作为扶贫贷款的投放重点。最后,农行强化扶贫利益的连接机制,把建立健全银行让利、企业带动、贫困户受益的扶贫利益连接机制作为精准扶贫贷款发放和利率等优惠政策享受的前提条件。 第二,在到户扶贫贷款模式上创新下功夫。农行主动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各方主体密切合作,协同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保难、融资难的现实困难,努力降低到户扶贫贷款的经营成本和贷款风险,在贷款方式、授信方式、风险分担、改善信用环境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在信贷政策的精细化上下功夫。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区域性较强,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质相对较弱,要实现扶贫贷款放得出、收得回,必须要在信贷准入政策和日常管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近年来,农业银行为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陆续出台了一揽子差异化、精细化的区域特色产品和信贷支持政策。 第四,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考核是指挥棒,农行在金融扶贫方面建立了既注重金融扶贫贷款投放,又注重信贷质量和扶贫的社会效益,既强化对扶贫先进典型表彰激励,又强化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问责。通过这种一揽子激励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等设计安排,让踏实干事的得实惠,让不作为乱作为的受惩戒,确保金融扶贫贷款的业务始终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据张青松介绍,截止到6月末,农行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项贷款不良率0.8%,低于全行贷款不良率;全行精准扶贫贷款不良率1.4%,略低于全行贷款的不良率。 “所以说经过四个方面的下功夫,经过不懈的创新,农行应该实现了履行服务脱贫攻坚社会责任与自身商业可持续的有机结合。”张青松说。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1157","PageTitle":"农行行长:精准扶贫贷款不良率1.4% 低于全行贷款不良率-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3115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