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手机提示订菜的铃声按时响起,56岁的刘云玉拿起手机,打开“交运易购”微信小程序,熟练地下单。“新鲜方便还划算,下了单,明天一早,我就能到楼下的自提点去拿菜了。”这项疫情期间学会的网上买菜技能,让她颇为得意,担心错过抢菜的时间,还特意设置了闹钟提醒。
自提点延伸至社区
疫情催生了“宅经济”,改变着消费习惯。“不需要下载App,直接在微信小程序就可以下单,操作方便。”交运集团青岛汽车总站副总站长李晓说。
据介绍,2018年,青岛汽车总站与交运速递合并,借助青岛汽车总站的营调中心车队和交运速递的物流体系,交运集团开始入局线上生鲜市场。
凌晨,当蔬菜批发市场里人员喧嚣时,“交运易购”的采购运输车已经踏上了前往平度、莱西等周边蔬菜基地的路上。6时左右,刚刚从田间收获的蔬菜已经到达市区各自提点,等待顾客带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交运易购”逐渐延伸了社区新零售的触角。“线下,我们布局了22个自提点,以自提点为辐射半径,减少物流成本,免费配送。”青岛汽车总站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补充送货上门的需求,他们还招募了专门的“团长”,走新零售的路径。目前,自提点还在增设中,很快将突破30个。
“我们有个独特的优势,借助集团正在发展的文旅业务,最开始的思路是做旅游目的地的特色产品,现在可以保障我们有足够的货源。”青岛汽车总站商贸业务处负责人任晓晨介绍。
为扶贫产品代言
2000斤海蛎子迅速抢购一空、助农鸡蛋两个月销售70万元……疫情期间,在公布的青岛市网络商城和进社区配送企业名单中,除了大家熟悉的盒马鲜生、美菜,作为本地的线上生鲜代表,“交运易购”也加入到居民抢购的行列。
为了帮助滞销的蔬菜及水果种植户、海鲜养殖户,青岛汽车总站的助农直通车开到了田间地头,也开到了崂山深处的渔村。
“去西海岸新区王台镇北柳圈村时,在约定收菜的当天,大家早早就按照要求,每家每户把准备的菜分装打包完毕。一大早,各家各户等候直通车排‘长龙’时的焦急和感激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深受感触。”任晓晨回忆说。
线上生鲜订单一端连着用户,一端连着农户。在“交运易购”的产品中,扶贫产品是一大特色。如何选择物美价廉的优势产品,任晓晨带着团队着实花费了一番心思。
他们登上甘肃陇南的高山,只为挑选优质的木耳、香菇,还到过贵州安顺的各个村寨,带回了当地特色的刺梨汁。
“对于西海岸基地的蓝莓,还会有专门的冷链配送,保证全程新鲜。”李晓说,本地的桃子、马家沟芹菜、宝山苹果……大批量的采购,快速的物流体系,实现了低于市场价销售。
[188]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