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野生菌让云南西盟群众端起“绿饭碗”

09/10
2020
来源
中国食品网
分享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背靠着万亩的生态公益林,被誉为“西盟县野生菌食用基地”。每年一到雨季,漫山遍野的“野菌子”,就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钱袋子”。“靠山吃山、养山兴山、兴山致富”的绿色发展理念,让这里的群众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旱谷地变成“致富林” 实施退耕还林后,以前的旱谷地不仅变成了主城区的保护水源地,还成了勐梭镇群众增收的“致富林”。据了解,从每年6月底开始,群众就开始忙活起来,每天早出晚归,收获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因为自然条件好,大红菌、奶浆菌、干巴菌都特别多,一天可以来回两转,找到的菌子可以卖到四五百块钱,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了。” 菌子可以变“票子”,群众的观念也转变了。“现在当地出去外面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在家可以种甘蔗、种茶叶,还可以去找菌子来卖,每年的收入能达到两万多元。 人人都是“护林员” 除了菌子,野生蜂蜜和中草药都是当地的宝,都可以变成钞票。近年来,随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根植于民众的心中,都开始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好了,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靠山吃山”的路子越走越宽。 生态环境保护得越好,山林间孕育出来的“宝物”就越多。尝到了绿水青山释放出的“生态红利”,如今的西盟县勐梭镇依然与林为伴、靠林致富,不同的是,人们不再是一味索取,而是将绿水青山视为幸福生活的“靠山”。 “现在老百姓保护森林的意识越来越强,就算不是护林员,每个人上山看见有人乱砍滥伐都会主动举报。因为守住了这片绿水青山,就守住了老百姓的绿色饭碗。 目前,西盟县勐梭镇王莫村六组的30户建档立卡户共134人全部实现脱贫,采摘野生菌的农户野生菌子收入达5000元以上。一个个数字,记录着这片森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的“绿色银行”。 护林、营林、造林。近年来,西盟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扶贫成效显著。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成了西盟县最大的自然财富和经济财富,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1822","PageTitle":"野生菌让云南西盟群众端起“绿饭碗”-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31822},"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