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委、市政府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济南市章丘区有58.8万亩富硒土壤,占章丘区面积的22.8%,资源得天独厚,潜力巨大,农业发展特色明显。
章丘区副区长滕培汤就如何用好资源优势、更好更快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表示,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推动农业质效提能级。该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加快释放农村发展潜力、激活农村活力。在此基础上,加大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标准化和品牌化农业,初步划分城北田园风光、南部山区旱作农业、泉域精品大葱栽培示范、中部精致农业、北部优质瓜菜五大区域,培育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高官寨西(甜)瓜等富硒“八大名品”约30万亩。
目前,济南市级以上示范性经营主体212家,标准化种植面积达80%以上,土地流转率35.5%,建成高标准农田74万亩、设施农业4.5万亩,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259个,认证总面积达到67.7万亩。今年,利用4万亩连片土地,规划建设循环农业产业园区,扶持壮大鲁汇佳“西瓜小镇”“黄河之恋”等一批特色品牌。
目前章丘拥有国家、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6个,市“双十佳”品牌9个,走在了全市前列。
滕培汤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融合,推动农民增收拓渠道。以“新六产”为主攻方向,加快网络赋能,实施农产品深加工、商超联营、农业电商建设。引进中国网库、乡村赋能等项目,建立大型综合性电商商城,上线“中国大葱产业网”平台,大力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经济,实现网络零售额2.1亿元。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旅游+农业”等业态发展,共发展省级旅游特色村、旅游示范点39个,目前正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把区域园区经济与农民转移就业紧密结合,依托境内13所高校,对接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打造光伏扶贫、乡村旅游等十大特色产业板块,实施产业项目149个,全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45.4%,实现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深入对接、互促发展。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