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村一品”在辽宁沈阳“百家争鸣”,葡萄村、养殖村、电商村等特色农业村遍地开花。这些独具特色的产业,如同一个个“小音符”,合奏成沈阳“一村一品”增收致富凯旋曲。今年沈阳市计划建成电商村100个,目前已上线运营40个。其中,辽中区22个,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六间房镇马三家子村借助电商成功解决疫情期间玫瑰滞销难题,潘家堡镇于家台村的于台印象微信商城网上订单已达两万单以上。
为加强“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着力创新思维,制定并完善了专业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年度计划、调度机制建设等蓝图设计,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供给,组织全市涉农区县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高质量推进专业村建设。
沈阳市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将省、市政策叠加,提高补助标准,全年计划新改建设施农业面积1.27万亩,涉及专业村60个以上。法库县整合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产业扶贫、农村电商等惠农政策资金,按照“飞地”模式,跨乡镇、跨村抱团发展,丁家房镇的4个行政村,依托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农户葡萄冷棚和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实现葡萄产业公司化运营,促进了农户、集体双赢发展。
目前,沈阳市法库县半拉山子村获批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民蒲河新村、辽中皮家堡村、法库三面船村、康平小塔子村等32个村入选今年沈阳美丽休闲乡村评选活动,正在申报国家、省级美丽休闲乡村。
以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建设为抓手,沈阳市重点推进于洪区爱国村北虫草、法库县古树子村山楂、康平县十家子村地瓜等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村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8家省农产品销售领军企业在疫情期间对接销售白菜、苦苣、胡萝卜等农产品约1300余吨;启动“快递进村”工程,助销西瓜6040斤、玫瑰花2117支、红薯10万斤、花生8794.7斤。
同时,驻沈金融机构也积极开展专业村金融服务,沈阳农商银行派驻兼职金融专员165名,共惠及行政村505个,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户获得信贷支持。新民农商行设立助农服务取款点212个,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邮储银行沈阳市分行新建信用村7个,累计有效信用村达73个、“信用户”达1730户,信用村贷款本年放款6617万元。
此外,沈阳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康平、法库、新民、辽中为重点,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团10个共77人,已开展线上线下创新活动、技术推介活动、技术服务等工作共68项;成立畜禽、渔业等专家团队10个,建立水稻旱直播、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等示范基地14个,累计开展农技服务活动50余次,在12个村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