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中心 > 股票证券 > 图书介绍
中信金融前沿09 台湾股市大泡沫
[美]江平 著兴业全球基金 译中信出版社 2009-01-01
字数:14万字 文件大小:0 KB 上传时间:2018-07-01
164人气 10收藏 50下载
导 言
目 录
作品信息
谁都知道大厦将倾,但谁也不愿提前逃牛。在台湾股票市场崩溃的时刻,疯狂和迷茫顿时笼罩全岛。谁都不敢相信,一片喝彩与亢奋中轰然倒地的台湾股票市场,竟然如此脆弱。尽管估值一度高居全球,甚至越过了泡沫高峰时的日本股市,清醒的人们也隐约感到崩溃即将来临,但沉浸在牛市中的台湾的投资者,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泡沫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境地。这让人不能不困惑于台湾独特的社会心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在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了解股票的市场上,欲望的膨胀会导致多么惨烈的结局。 散户的迷茫与迷信   机构的非理性亢奋   地下的贪婪与欺   监管者的错位与缺位   台湾股市20年前的陈年旧事   几乎成为沪深股市疯涨与暴跌的一场彩排   那是一场遥远的危机,因为它发生于20年前……   那是一场近的崩溃,因为它就发生在中国……   台湾股市泡沫的膨胀,与多年后沪深股市投资者狂热催生的暴涨几乎如出一辙。   与大陆有着诸多差异的台湾,演绎了一段同样是中国人,同样是投资者狂热带动下的股市涨跌大戏。   即使事隔多年,回顾那一场资本的疯狂之举,仍然有利于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
序者序 中文版序 前言 章 时刻 第二章 牛市的两难 第三章 市场泡沫的前奏 第四章 崩溃的拉斯普京市场 第五章 台湾股市的特色 第六章 操纵股市:任何人都行! 第七章 鸿源:地下 第八章 法律:条款模糊、执行随意 第九章 会计师:出租印章 第十章 估值:何处是高点? 第十一章 语文与混淆因素 第十二章 勇敢投资者入门 附录一 台湾股市时期的知名证券经纪公司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江平(stevenR.champion),作为一名在台湾工作多年的基金管理者,他完整地经历了上个世纪台湾股市从膨胀到崩溃的全过程。作为一位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他在书中描述的情景大多源于其亲身经历。在对中国投资者心态的理解方面,他既有一位业内人士客观的视角,又能从一个局外人的立场出发,这使得本书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译者简介: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30日,其醒目的投研实力和优异的业绩表现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并荣获“2007年度十大金牛基金公司”等诸多奖项。
网友评论
{{Creator}}
{{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Library?id=2105","PageTitle":"中信金融前沿09 台湾股市大泡沫-股票证券 - 图书中心","Redirect":null,"Data":{"Uploader":{"ID":41,"Face":"/_files/face/0/3nevm6sf.jpg","UName":"张廖香芹","UpArts":0,"UpRpts":22431,"UpLbies":25},"Rid":2105,"IsExist":true,"IsPdf":true,"PdfUrl":"/download2.mtachn.com/upload/PDF/中信金融前沿09 台湾股市大泡沫.pdf","RePage":-1,"VCost":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深圳证监局:未自查自纠将被列为监管重点对象-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房地产业 > 正文

深圳证监局:未自查自纠将被列为监管重点对象

11/26
202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分享
一年一度的私募自查,已陆续有了结果。 11月24日,深圳证监局发布了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自查自纠最新情况通报,截至今年11月15日,已有1823家私募机构填报了自查自纠情况,占辖区私募机构的40.6%。其中,800家机构或存在违规、违法、失联等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私募机构进行自查,可以使其早发现问题、早整改,提高机构的合规意识和专业度,让整个行业真正回归本源,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问题私募占比超40% 对于审核结果,深圳证监局用“绿、黄、红”三色进行标识。 绿色机构即未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已整改的机构,有1023家,占比约56%;798家黄色机构,为发现违规线索尚需核实整改,或自查材料不全无法判断的机构;红色机构有2家,此类为发现违法线索,或截至今年底仍无法联系、未报告自查自纠情况的机构。 据悉,深圳证监局于今年6月下发了开展自查自纠的通知。自查重点落在是否公开宣传推介、是否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是否承诺保本保收益、是否损害基金财产、是否违反或规避登记备案要求、是否从事非法集资及诈骗等活动、是否未如实填报或更新系统信息等八大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600多家未填报自查自纠情况。对此,深圳证监局明确表示,今年底之前仍无法联系、未报告自查自纠情况的私募机构,将被通报,列为监管及处置重点对象,并在中基协暂停产品备案、列入异常经营机构、注销管理人登记等。 早发现、早整改 此次开展私募机构自查的目的为何? 深圳证监局指出,近年来,深圳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较快,在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鱼龙混杂、负向攀比等问题,少数私募基金违法违规甚至出现“爆雷”,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社会稳定。“本次自查自纠旨在督促管理人主动清理不合法不合规问题,并给予自我整改纠错机会”。 而上述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机构自治三方协调一致,共同发力。 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深圳证监局指导成立了私募基金业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是监管部门推动行业地方自律的先行实践,有助于补足地方自律短板,强化对监管的有效补充,也是服务“双区”建设、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助力。 下一步,深圳证监局表示,将指导私募协会认真履行服务、协调、自律、先行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行业力量,做好会员服务的帮手、行业发展的推手和行政监管的助手。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那么,对于年底前未填报的机构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此举对行业发展有何意义或作用? 中债登前法律顾问、德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柯荆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由于私募行业发展较快,走在全国的前沿,难免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募集资金,甚至有私募基金董事长因涉嫌集资诈骗罪被批捕。另外,集团化运作、资金池运作和利益输送等违规违法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侵占、挪用基金财产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控制和治理,就有可能给私募基金行业带来系统性风险。” “这次清查,就是发现和评估这些问题。”柯荆民补充道,在当前资本市场“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整体监管思路下,采取相关措施,以防范整个行业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可以让整个行业真正回归本源,实现良性健康发展。 “所以只要收到检查通知,就要将公司自查的问题点认真地整顿一遍,千万不要挑战监管部门的法规红线。”一位私募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0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247","PageTitle":"深圳证监局:未自查自纠将被列为监管重点对象-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324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