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发银行上海金杨支行在受理客户业务过程中,成功堵截了一起针对老年客户销售“特效药”的诈骗案件。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与民警的努力劝说下,市民姜阿婆醒悟过来,避免了财产损失。
当天下午,姜阿婆急冲冲地来到浦发银行上海金杨支行柜面,要求将其名下定期一本通内的5000美元进行结汇并当场提取人民币现金。银行柜员受理业务后,看到姜阿婆年龄偏大,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又察觉到其形色匆忙、神态慌张,凭借工作经验,就借着业务向姜阿婆自然地询问起取现用途。姜阿婆犹豫了一会,回答说是要去买药,并解释说是因为该专家医生是租借了某个酒店为病人看病,他们称现在研究出一种新型药物,只能用现金购买,不能用医保卡。银行工作人员当即觉得非常可疑,并立即报告了当班主管。
银行现场当班主管上前进行再次核实取款用途时,姜阿婆强调因为看病急需现金,并称还有陪同司机等在门外。主管觉得这一系列情况更加符合近期的一个诈骗案例特征:诈骗嫌疑人专门针对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称有神奇特效药物能治病,以此进行诈骗,并且派专人陪同至银行取款。在听了这番解释后,姜阿婆仍执意要取现金。在征得姜阿婆同意后,银行工作人员又与其家属进行联系,家属表示不知道其看病买药一事,银行工作人员随即报警。在等待警察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又与姜阿婆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向她详细分析事情经过,告知这是近期典型的诈骗事件。警察接警来到网点后,也进行了长时间的询问和劝说,最终姜阿婆醒悟过来,发现这是一次骗局,回想起来感觉非常后怕,也非常感谢银行员工。
浦发银行的工作人员借此再次提醒市民,要注意防范此类诈骗手法,守住自己“钱袋子”。目前,浦发银行上海分行正在全辖深入开展2020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面向全市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自觉抵制网上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