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地方经济、践行社会责任的
重要抓手,持续为建设“最美多彩贵州”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截至今年上半年
,该行累计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国家储备林等领域绿
色项目建设427个,涉及金额达802.71亿元,
改变山乡带富百姓
近日,贵州百里杜鹃生态湿地公园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该公园以山水为格局、
特色地貌为基底、生态文化为主题,是百里杜鹃管理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这张生
态名片的获得,离不开农发行的大力支持。
自2017年起,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先后投放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中长期贷款两
亿元,支持百里杜鹃生态湿地治理工程项目建设。随着贷款资金的投放落实,治理工
程项目得以快速推进,景区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旅游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
发展。
同样的“生态福利”也送到了安顺市平坝区夏云镇小河湾村。作为一个苗族、汉
族聚居的村落,长期以来,当地村民们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生产技术落后,房屋
破旧,一村人过着“半年瓜菜半年粮”的辛酸日子。为支持小河湾新农村建设,农发
行贵州省分行采取投贷结合的方式,先后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1亿元、中国农发重点
建设基金2000万元支持小河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一期和二期建设,将
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融合起来,使古朴的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尽显山
的秀美、水的灵气。
随着旅游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小河湾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民们通过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开办农家乐增收致富,全部实现了脱贫。曾经在外务工的小河湾村民
王鉴萍,务工期间奔波劳累一个月的收入仅仅2000多元,返乡创业做起农家乐后
,不仅收入有了明显改观,还带动了自己的亲戚、乡亲一起致富增收,现在的王鉴萍
已是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农家乐老板。看着村庄与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但更重要的是不用与家人再分
开,真正有了归属感。”
助力水资源保护
锦屏县位于清水江畔,这里三江汇流,造就了锦屏县灵秀之美。在几年前,清水
江、小江和亮江沿岸的村民乱搭乱建、乱堆乱填,河道垃圾成堆,臭气熏天,水环境
一度遭到破坏,且河堤较低,下大雨时岸边常被大水淹没。为改善锦屏三江流域的水
环境,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发放1.8亿元贷款支持锦屏县“
三江六岸”江河治理项目。
如今,破败不堪的棚户区已被整齐划一的楼房覆盖,黑得发臭的河水逐渐变清,
河道两旁修建的走廊、人行步道、景观等得到升级建设,已经成了休闲观光的好地方
。农发行锦屏县支行信贷经理欧永辉介绍:“现在很多居民都在岸边垂钓,经常都会
钓到20斤左右的大鱼。”
同样的嬗变也发生在贵州省荔波县。该县樟江河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位于珠江流域
柳江水系樟江河荔波县县城白岩至回龙阁河段,项目内容主要为河道治理。该项目的
实施能够保障沿河百姓免遭洪水之害,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直接
减少县城区域洪灾损失最有效的措施。截至目前,农发行贵州分行已全部投放完毕两
亿元贷款,进一步推动荔波县水利建设步伐,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打造现代高效农业
近年来,农发行贵州分行助力全省十二大生态特色产业,带动百万农民脱贫致富
,累计审批贷款139.09亿元,投放98.24亿元,支持全省蔬菜、茶叶、水
果、食用菌、中药材、辣椒等特色产业和“一县一业”项目及企业127个,丰富了
百姓的餐桌,更托举了群众“稳稳的幸福”。
平土地、撒肥料、铺地膜、除杂草……威宁县草海镇中海村是威宁县打造的一个
省级样板区。据威宁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宋启航介绍,中海村打破户界
,由县政府组织,镇政府统筹,连片总面积达到1300亩。
“地是同一块地,之前以村民散种蔬菜为主,单打独斗,不成气候。”中海村党
支书陶泽虎谈到以前村里的产业情况如是说,“坝区的土地流转和‘倒田坎’,需要
资金的支持才能为坝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陶泽虎告诉记者,
现在的坝子很大,在以前却被各户村民进行土地田坎分隔,形成了大面积的破碎土地
,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如今,通过镇政府统筹,中海村农户转变观念,打破户界,
推倒田坎,眼前的土地很快完成了集中连片整治。
土地平整后,农发行威宁县支行加大对涉及草海镇、双龙镇、石门乡等32个乡
镇及街道办事处6.5万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区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威宁自治
县2019年蔬菜产业易地扶贫基地项目已获我行审批贷款金额4.4亿元,今年已
累计发放2.6亿元,该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蔬
菜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帮助了返乡农民工就业,解决了留守儿童问
题,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发行威宁县支行副行长
马江列说。
农发行信贷资金及时到位后,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中海村不断完善
、建设机耕道、生产便道,灌溉水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一个田成块、路成网、地平
整、渠相通的规范化的现代高效农业坝区样板正在形成。
威宁县只是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
在六盘水市,农发行贵州省分行通过“政策性金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探索出了政策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新路径,投放贷款7.8亿元支持六盘水市猕
猴桃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当地已建成特色农业生产基地7万余亩,涉及8个乡
镇的20个村,农户900户;惠及县城及周边乡镇人口近41万人,带动5.1万
余人就业致富,人均增收近6000元,扶贫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此外,农发行贵州分行以支持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审批信贷资金2.4亿元全力
支持织金县10万亩皂角产业发展,打造全省皂角项目样板基地,推动织金县皂角产
业发展,推动群众就业增收,为织金县脱贫攻坚注入动能。
筑牢生态屏障
江口县属于贵州省长江防护林保护区,也是铜仁母亲河锦江的绿色屏障。梵净山
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杨震介绍:“在农发行贵州分行6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下,江口的
国家储备林建设达到7.46万亩,进一步筑牢了生态屏障,推动群众就业增收,打
造全省国家储备林项目样板基地。”
移民群众张祖平盘点国家储备林建设带来的收益时,脸上洋溢着喜悦:“让我做
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家的地里种地,还有人给工资,还能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让
我彻底打消了‘失地’的顾虑。”张祖平老家在江口县怒溪镇麻阳溪村,今年3月,
江口推进国有储备林建设,张祖平与部分群众返回老家种树,20天的劳作拿到15
00元工资。
“管护费、土地租金,都需要钱。”杨震说,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公司利用农
发行提供的“金融活水”,积极探索出“林+中草药”“林+食用菌”“林+家禽养
殖”等“林+N”的经济模式,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储备林管护和土地租金,即
可达到“以林养林”“以短养长”的目的,稳固资金周转。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国家储备林项目是提升国家木材资源战略储
备能力的有力举措,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对打赢打
好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十分明显。农发行贵州分行将持续加大对贵州全
域国储林项目的支持力度,将贵州的森林真正变成可存可取的‘生态银行’,更好惠
及百姓民生。”
据悉,今年以来,农发行贵州分行已累计审批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项目18个,
审批金额共计59.7亿元、建设面积达102.74万亩,带动林果、林禽、林菌
、林药、林蜂等林下产业发展。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