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陈雨露: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

09/07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9月6日在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 中国正在从一个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稳步迈进,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需 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作出了重要部署。 现代中央银行的根本使命就是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为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业的 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现代信用货币的基本属性决定了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既要发挥信用 货币可以灵活调控、逆周期调节从而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货币超发滥 发可能引发的经济金融恶果。”陈雨露指出,现代中央银行就是这样一种系统性的制 度安排。 陈雨露表示,总体来看,中国金融科技近年来呈现着发展速度快、增长质量好、 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正在推动着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和金融传统发展模式发生 深刻的变革。但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依然突出,金融体系数 字化、普惠金融数字化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也 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 1年)》,明确守政创新、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指导原则,引导金融业运用先进的 科技手段提质增效,已经初见成效。目前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构建监管科技应用框架, 健全监管的基本规则体系,努力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营造更好环境,推动金融服务业的 现代化变革,在服务世界级新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推动我国向金融强国迈进。 近期,党中央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陈雨露 强调,这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要服务好新发展格局,就是要 继续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完善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相适 应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探索构建矩阵式管理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逐步扩大宏观审慎政策的覆盖范围,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 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推动金融业迈向以准入全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为“双 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求明确中央银行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基本目标,强化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通过跨周期设计建立有力、有效的货币 政策调控机制。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党 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陈雨露表示,这为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恢复提供了 有力的支撑,也为构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从目前的效果来看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今年以来中国的逆周期金融调控既保持了物价稳定和资产 价格的基本平稳,同时也为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维护金融稳定提 供了有效、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服务好国内经济的同时,陈雨露谈到,中国金融服务业也不断地追求更高水平 的对外开放,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努力承担必要的国际金融责任。 一方面,我们取消了对银行、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等领域的外资持股限制,降 低了资产规模、经营年限等股东资质方面的限制,同时,在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 付清算等领域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积极推动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的国际接轨。在今 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 零。目前,上述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更多的外资和外资机构正在有序地进入我国金融 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人民币成为更好的国际储备货 币。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 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目前,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官方外汇储备货币, 全球70多家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储备。同时,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国际吸引力也 越来越强,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的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增加到7. 74万亿元,同比增长37%。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未 来人民币能够承载更大的国际责任。 在金融服务业的改革开放中,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关键因素 。陈雨露指出,以现代商业银行为特征的第一次金融革命为第一次工业大革命提供了 大资金的支持,以现代投资银行为特征的第二次金融革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构了资 本基石,以创业投资体系为特征的第三次金融革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缔造了新的推动 力量。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赋予了金融服务业新的历史责任,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 服务业集成创新将成为第四次金融革命的突出特征。 陈雨露表示,总体来看,中国金融科技近年来呈现发展速度快、增长质量好、结 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正在推动着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和金融传统发展模式发生深 刻的变革。但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依然突出,金融体系数字 化、普惠金融数字化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不 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 2019-2021年)》,明确守正创新、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指导原则,引导 金融业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质增效,已经初见成效。目前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构建监 管科技应用框架,健全监管的基本规则体系,努力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推动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变革,在服务世界级新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推动我国向金融强 国迈进。 近期,党中央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陈雨露 强调,这对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要服务好新发展格局,就是要 继续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完善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相适 应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探索构建矩阵式管理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逐步扩大宏观审慎政策的覆盖范围,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 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推动金融业迈向以准入全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为“双 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3798","PageTitle":"陈雨露: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33798},"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