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浙江龙泉市再生稻亩产达712公斤

09/01
2020
来源
中国水产信息网
分享
在兰巨乡梅垟村的再生稻种植基地,大型收割机在水稻田里来回穿梭,500亩的再生稻已全面开割。丰收是老百姓最高兴的事。经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现场测产,此次收割的水稻苗穗多、穗头大,水稻(含水)亩产达712公斤,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了62公斤。 再生稻是指在水稻收割后,在原有稻桩上萌发出再生蘖,并进而抽穗、成熟的一季水稻。去年,种粮大户雷少伟率先试种了50多亩的再生稻,水稻(含水)亩产达650公斤,尝到种植再生稻的甜头,今年他将种植规模扩大了500亩。“再生稻的亩产量比单季稻多100公斤左右,去年第二季的再生稻大米非常畅销,如果今年能卖的好一点,一亩地可以多赚两三百元钱。”雷少伟在田间地头跟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种植再生稻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再生稻头季较单季稻要早熟近1个月的时间,新米提前上市很受欢迎。第二季几乎不需要投入,用再生稻加工出来的大米品质优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按照雷少伟1亩增收200元的算法,那么今年种植的500亩再生稻要比往年单季稻多增收10多万元。 看到雷少伟种植再生稻的可观效益,今年,大巨村的种粮大户蒋松明也试种了50多亩的再生稻。眼下,水稻也已经结出了金黄的稻穗。“再生稻后来的抽穗温度比较低,米质也相对较优。如果今年再生稻的亩产量可以达到四五百斤,我明年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蒋松明对接下来的收成充满了信心。 “和普通水稻相比,再生稻可以一亩两收,既省工时又省种植成本,可谓一举多得。”市粮食产业农合联理事长黄祖祥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再生稻曾在龙泉实验种植,经过多年的实验,如今技术逐渐成熟技术可以进行推广,这一举措对我市粮食产量的提质增效有积极的作用。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6579","PageTitle":"浙江龙泉市再生稻亩产达712公斤-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36579},"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