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后:反催收联盟跃跃欲试 金融机构处处设防

07/30
20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出 台后,不少金融机构已悄悄优化客户结构。究其原因:一是优质客户比较看重自身信 用,不大容易受反催收联盟“蛊惑”;二是他们还款能力较强令坏账率走低。 “现在真担心反催收联盟再度兴风作浪。”一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贷后管理部负 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慨说。 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下称《意见》)——拟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 率司法保护上限后,过去一周他发现不还款的借款人开始增多,且部分借款人不还钱 的理由“惊人相似”——要求金融机构贯彻《意见》精神,将贷款年化利率从24% 调低至15.4%(一年期LPR×4)。 “这令我们怀疑反催收联盟正在怂恿借款人利用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 ,以不还款胁迫金融机构削减部分利息(或豁免部分还款额)。”他告诉记者。 一位熟悉反催收联盟操作套路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部分反催收联盟的确在跃跃 欲试——有人在反催收联盟微信朋友圈发布《意见》解读文章,“号召”借款人敢于 要求金融机构大幅调低贷款利率;还有人在兜售语音机器人软件,以便借款人“从容 ”应对金融机构关于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的解释。 “这吸引部分嫌24%利率较高的借款人开始铤而走险,通过不还款迫使金融机 构调低贷款利率。”这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多位金融机构零售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尽管他们尚未发现反催收联盟怂恿借款 人以民间借款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由要求调低贷款利率的迹象,但他们已对此严 阵以待——一方面向借款人传递“个人信用记录保持良好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在 积极准备各项应对预案,说服借款人不要受反催收联盟“误导”。 “不过,此举可能治标不治本。”上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贷后管理部负责人坦言 ,目前他们内部正将大量信贷资金向优质客户倾斜,一方面优质客群更看重个人信用 ,不容易被反催收联盟“蛊惑”,另一方面他们具备较强还款能力,令信贷坏账率走 低,确保个人信贷业务能在利率上限16%以内实现盈亏平衡。 “现在我们比较担心的是,若各家金融机构都在争夺优质客群,大量非优质客群 就将得不到正规金融服务,只能转向民间高利贷,反而会加剧小微企业与个体户融资 难融资贵问题。”他直言。 反催收联盟的“新套路” “今年以来,反催收联盟显得特别疯狂。”一家互联网小贷公司贷后管理部门业 务主管向记者透露。在疫情期间,反催收联盟怂恿大量借款人以疫情期间丢失工作、 长期居家隔离为由,要求金融机构大幅减免贷款偿还金额。 因此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不断与借款人沟通,告诫他们不要“弄虚作假”以 损坏个人诚信度。 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意见》出台后,以上述理由要求减免还款额的借款人开始 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以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由要求降低贷款利息的借 款人日益增多。而且他们的理由相当“类似”——既然最高人民法院准备大幅调低民 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金融机构应贯彻《意见》精神,迅速将贷款利率调低至1 6%以内。 “甚至不少借款人还指出,以往不少司法实践判例显示,很多法院认为金融机构 的贷款利率相比民间借贷应受到更严格的限制,因此他们若走司法途径,法院会支持 他们将贷款利率调低至16%以内,金融机构与其败诉,不如主动调低贷款利率。” 他告诉记者,这番措辞令他相当惊讶——因为很多借款人平时很少接触信贷纠纷官司 ,怎么会知道众多司法实践判例,因此他怀疑这背后,是借款人正受到反催收联盟的 “指导”。 他还发现,当贷后管理部门打电话给众多借款人针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 调整做出解释时,这些借款人的回复同样惊人相似,令他们怀疑这些借款人可能从反 催收联盟购买了语音机器人软件,“从容”应对金融机构的解释。 前述熟悉反催收联盟操作套路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不少反催收联盟正在 “怂恿”借款人利用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以不还款为由向金融机构施压 要求减免利息;甚至个别反催收联盟已形成一整套“操作指引”出售给借款人,按利 息减免额的约30%收费。 “整个操作指引相当专业,包括教会借款人如何向金融机构施压减免利息,如何 与金融机构围绕政策解读分歧进行争论从而触发后者言辞激烈(以此保存录音向相关 部门投诉暴力催收)等。”这位知情人士向记者直言。 “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先下手为强。”这位互联网小贷公司贷后管理部门业务 主管透露。上周以来他们已向借款人多次传递“重视个人良好信用记录”的信息,此 外机构内部也在加大培训,避免员工因政策解读分歧与借款人产生激烈言语冲突,被 后者抓住把柄投诉,令自身陷入被动处境。 在他看来,这些措施未必对反催收联盟各种套路都有所防范。真正要做到防患于 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优化客户结构,将信贷资源向优质客群倾斜。 争夺优质客群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意见》出台后,不少金融机构已悄悄优化客户结构。 “现在我们将85%信贷资金优先带给兼具良好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的优质客户 ,较以往高出逾15个百分点。”一家涉足助贷领域获客业务的金融科技平台业务主 管向记者透露。究其原因,一是优质客户比较看重自身信用,不大容易受反催收联盟 “蛊惑”——以牺牲个人信用为代价博取利息减免等“小利”;二是他们还款能力较 强令坏账率走低,令助贷业务能在利率上限16%以内仍有盈利空间。 一家信用卡部门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当前信用卡取现年化利率约在18%-20 %,可以覆盖到部分急需资金周转但信用评级不是很高的个体户客群,而现在银行高 层要求将取现年化利率降至15.4%以内(确保贷款利率受到司法保护),加之业 务部门担心反催收联盟兴风作浪怂恿借款人不还钱以要求大幅减免利率,因此他们将 服务对象局限在以往都能按时还款的客群,不少存在延时还款的非优质个体户只能被 “拒之门外”。 “这意味着个人贷款审核门槛正在悄然收紧。”前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贷后管理 部负责人指出。为了确保借款人均是“优质客户”,上周以来他们风控部门加入了不 少用户画像信息作为放贷决策新依据——以小微企业主为例,若他为家人购买足额寿 险医疗险,以往能按时偿还房贷,购买较高额度第三者责任险等车险险种,那么他获 得贷款的几率相对较高,反之若平台无法收集到相关数据,则可能直接否决他的贷款 申请。 在他看来,这无疑将不少非优质小微企业主、个体户与个人挡在正规普惠金融服 务之外,迫使他们转向民间高利贷寻求资金,反而助长民间违规放贷现象死灰复燃。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0396","PageTitle":"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后:反催收联盟跃跃欲试 金融机构处处设防-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0396},"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