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国开行累计向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发放脱贫攻坚贷款133亿元

07/30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随着贵州省正安县今年3月份退出贫困县行列,国家开发银行定点帮扶的4个国 家级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多年来,国开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定点扶贫的决策部署,将支持定点扶贫县脱贫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 任,与定点帮扶的贵州省务川县、正安县、道真县和四川省古蔺县建立了同呼吸、共 命运的紧密联系,用心用情用力支持4个县脱贫发展,累计实现322个贫困村退出 、40.9万人口脱贫。截至6月末,国开行累计向4个县发放脱贫攻坚贷款133 亿元,安排捐赠资金1.13亿元。 “脱贫摘帽不是我们合作的终点,而是我们携手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 新起点。”国开行的表态铿锵有力。今年以来,国开行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对4个县“扶上马、送一程”。日前,该行提前完成今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全 部七个目标任务,通过发放贷款、捐赠资金、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直接购买和 帮助销售扶贫农产品等方式,为4个县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提供 了新的支持。 融资融智助力重点领域发展 古蔺县东区实验学校依山而建,是县城东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所新建的九年 一贯制学校于去年9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学生们在功能完备的舞蹈教室、音乐教室 、电脑教室、运动场上尽情享受着学习和运动的快乐。“古蔺县以前的学校教学条件 差、设备落后,有的学校因为操场狭小,课间操都得分两批进行。”当地一位负责人 介绍说。2017年,古蔺县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国开行 坚持教育扶贫拔“穷根”,向这一工程发放贷款4.8亿元,支持古蔺县东区实验学 校等8所学校改扩建校舍近20万平方米,让3万多名学生了有了宽敞明亮的新校舍 。除校舍安全工程以外,国开行还围绕村组道路、安全饮水、环境整治等重点难点, 向4个县累计发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68.3亿元,惠及323个贫困村22.2万 贫困人口。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治本之策。国开行通过转贷款、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向4 个县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2.8亿元,有力支持了当地企业和农户发展生产。电影《 缝纫机乐队》中的大吉他雕塑曾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贵州正安,就有一 把“现实版”大吉他矗立在当地文化广场中央,百姓休闲娱乐和外地游客旅游“打卡 ”都喜欢到这里来。正安作为全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吉他产业是当地实现乡村振 兴的重要着力点。国开行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优势,由贵州分行对接上海分行和 东部企业,积极促进正安县返乡创业吉他产业园落地,让这个年产值超过15亿元的 项目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的“金凤凰”。 除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外,国开行还向4个县发放贷款15.2亿元支 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后续帮扶产业,帮助6.4万搬迁群众“挪穷窝”,实现 稳得住、能致富。发放助学贷款10.8亿元,让11.9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子 圆“大学梦”;在古蔺试点中等职业教育助学贷款,支持1000多名贫困学子接受 中职教育。同时,坚持“助学+助业”两手抓,在做好助学贷款的同时,围绕贫困学 生实际需求,通过举办毕业生招聘培训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助力高校贫困学生实 现精准就业。 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除了资金约束外,往往还有眼界、思路等的局限。国开行 发挥自身特色,积极为4个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主动 参与和支持定点扶贫县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并重点做好系统性融资规划的编制工作, 帮助他们科学规划未来发展思路,并稳步推动落实;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扶贫培训, 为4个县培训基层干部约8600人次、扶贫人才2800余人次,助力提升基层干 部推进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 真情付出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对贫困地区百姓来说,身边的扶贫干部是最直接的脱贫致富引路人。多年来,国 开行先后向定点扶贫县派驻扶贫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20人次。这些干部任劳任怨、 扎实工作,切实为定点扶贫县谋发展、促脱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开行人心系民生的 拳拳深情。 在古蔺,护家镇红响村的脆红李汁多味美、酸甜可口,在当地颇有名气,但由于 这个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遇到了“好酒也怕巷子深”的难题。国开行选派到 红响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张振飞看到这一情况,十分着急:“路不好,收购李子的车进 不来,好好的果子只能烂在地里,农民们的辛苦付出就这样打了水漂。”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张振飞积极沟通,争取到国开行子公司国开金融捐赠的基础设施专项资金, 修好了村里的主干道,打通了“致富路”。同时,他组织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大力 宣传,全力对接电商、快递、超市等,让去年全村近百万斤脆红李销售一空。“我种 了3亩脆红李,去年收入了4000多块钱,今年更有干劲了!”走在平整的水泥路 面上,果农何克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在道真县,为帮助平模镇百姓找到稳定脱贫的路子,国开行派驻当地挂职副县长 的魏竹青多次到种养殖大户、合作社了解生产、运作情况和市场销售情况。经过调研 ,她提出以花椒、商品蔬菜、中药材为重点的产业发展业态,并帮助产业合作社联系 产业技术培训,多次组织部分种养殖大户、技术能手到上海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极大 地提升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和产出质量,帮助超过100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80 00元以上。 在务川县,今年3月,国开行派驻干部王新峰、薛博文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 ,帮助当地向宁波销售了3000只乌骨鸡,给村民带来了近30万元的收入。当地 百姓感叹,有国开行的大力支持,大家致富的步伐更快了! 抗击疫情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开行主动与4个县的主要负责同志 联系,了解防疫情况和困难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同派驻干部召开远程会议,积极协 助定点扶贫县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针对定点扶贫县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国开 行立即行动,向4个县各捐赠1万只医用口罩,缓解疫情防控燃眉之急。同时,向四 川古蔺高乐皮具有限公司发放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300万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并迅速转型生产防疫口罩,保障县域防疫需要。 为应对疫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国开行加快贷款审批进度,今年上 半年,向4个县新增发放扶贫贷款2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1%,为当地 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3月10日将今年的33 99万元捐赠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及时支持定点县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 此外,国开行还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要求,丰富培训方式,加大扶贫培训力 度。4月下旬,国开行四川分行联合古蔺县组织开展定点扶贫古蔺县“三支队伍”政 策业务培训会,通过现场参训和视频参训相结合的形式,为当地基层干部2295人 、技术人员507人提供了培训。5月份,国开行贵州分行邀请专家录制培训课程视 频,在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分批次开展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为当地提升内 生发展动力提供支持。 据了解,下一步,国开行将坚持“四个不摘”,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招商引资 、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党建扶贫等方面工作力度,支持定点扶贫县巩固脱贫成果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0639","PageTitle":"国开行累计向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发放脱贫攻坚贷款133亿元-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0639},"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