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银行理财资金会否因牛市增配股票?

07/16
2020
来源
界面新闻
分享
A股7月以来一路疯涨,直至近两日才有所降温回调。不过市场用连日来的万亿 交易量“举手”表示,A股已身处牛市。 在此契机下,更多银行理财资金也对进入资本市场蠢蠢欲动,“窗口已经打开” ,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 牛市来了 7月首个交易日,沪指上涨1.38%,收报3025.96点,这是自3月1 1日以来首次重返3000点。除沪指大涨外,深证成指也上涨1.01%,收报1 2112.96点。至7月15日,沪深两市实现连续第十个交易日交易额破万亿元 ,连续第八个交易日破1.5万亿元,资金流入A股市场热情不减。 股市回暖契机之下,此前受债市深度回整而浮亏数月的固收投资类银行理财,也 动了加码权益类投资的念头。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已有银行理财子公司调整了股债配置比例,更多银行理财 子公司已在研究进一步加码权益类投资的过程中。 “固收类投资产品收益率的低迷,让很多投资者撤出资金,转投基金类产品,投 资者心态的改变倒逼机构权衡产品配置”,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 交银理财日前发布的《2020年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展望报告》中建议细分类 别资产配置:对A股和港股在短期、中期的配置建议上给予“超配”,而对利率债、 存款等资产在短期、中期的配置建议上给予“低配”。 《报告》指出,对存款及利率债等给予“低配”的原因在于短期资金利率仍处在 逐步向政策利率靠拢的趋势中,同时长端利率继续宽幅震荡可能性较大,资金面相对 上半年边际收紧,因此建议多看少动,择机把握交易性机会。 而对于A股和港股,交银理财认为,宽松的资金面会增加机构配置股票类资产的 力度,宽信用背景下盈利修复带来估值提升。另外,港股估值处于低位,则受益于风 险偏好提升和盈利改善。 交银理财认为,一方面,从估值水平来看,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在全球处于较低 水平,具有相对配置价值;另一方面,随着纳入权重和外资流入比例的提高,本地市 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均加强,投资风格趋同。同时,外围货币宽松的背景下, 下半年流入A股的外资或将继续为A股市场带来流动性。 “基于宽信用预期,市场对于2020年的盈利预测普遍乐观,盈利修复成下半 年A股上攻主线。科技、消费和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均已处于历史高位,在下半年预期 CPI、PPI增长的背景下,建议相对调低配置比例。金融和周期性行业普遍估值 较低,若出现行业轮动,估值接棒,或带来结构性行情”。 监管支持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已多次表态,鼓励银行理财资金布局权益市场。 2018年,银保监会曾下发理财新规,规定商业银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以通过 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私募理财产品则可以直接投入股市。相关政策指引 为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指明了可行的路径,有利于银行资管拓宽收益谱系,分 散市场风险,也有利于我国权益市场客户结构的改善。 而银行理财子公司拥有“公募”和“私募”双重牌照,且依托于母行资源,更加 具有一定的客户和渠道优势,投资范围较广,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理财子公司还可 与其他类金融机构展开多种合作形式,优势互补。业内普遍认为,理财子公司提高权 益类产品比重,可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增量资金。 今年6月18日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银保监会拟推出六项 举措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其中一项便是,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支持理财子 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 牌照齐全、监管鼓励,机构合作便利加上母行的巨大资源优势,市场对银行理财 子公司自诞生起就寄予了入局资本市场的厚望。理财新规至今已推行两年,加之市场 的回暖,此刻加码权益类投资或许是恰当的时机。 缓步“试水” 传统的银行理财一向以稳健、低风险、甚至保本的特点来吸引投资者,此前固收 类理财产品的浮亏已经使得投资者们喋喋抱怨,若增配权益类投资,投资者们能承担 相对较高的风险,接受净值波动吗?银行和理财子公司现有的投研团队能控制好风险 吗? 投研能力的建设、风控的把握,以及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无疑都是银行和理 财子公司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有理财子公司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权益市场尚处于 起步阶段,理财子公司的相关投资经验、人才储备、风控和投研能力,都尚欠成熟, 投资者对于在银行买权益类投资的中高风险型产品的接受能力也差强人意。 根据中国理财网披露的信息,截至7月15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共有1295 只,其中权益类产品数量则为0,3只权益类产品在预售中。 而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22日,我国商业银行存续1 7109只净值型理财产品,其中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产品有166只,占比0.97 %(资金投资的权益类资产类型包括股票、债权类、衍生品类、收益权和基金类资产 )。 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控股银行发行67只,占比30.18%;股份制商业银 行发行12只,占比5.41%;城市商业银行发行87只,占比39.19%。 从资金投向来看,这166只涉足权益类资产的产品,有150只底层资产配置 了债券类资产和货币市场工具,占比90.36%;有6只产品主要投资权益类资产 ,占比3.61%;另外有10只产品没有披露资金投向。 根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70 %至80%都配置了权益类资产或金融衍生品,配置比例大多在20%或30%以内 ,相对于2019年来看,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所提升。 “市场行情、机构投研能力和投资者偏好,三者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北 京银行一位理财产品经理向界面新闻表示,“机构不会看到‘牛市’就见风使舵,固 收类稳健产品仍然是银行系的重头,权益类产品如何增配和创新还要再长期研究。”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7074","PageTitle":"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银行理财资金会否因牛市增配股票?-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7074},"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