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在抓好政府帮扶举措落实的同时,积极发动区内扶贫龙头企业投身脱贫攻坚,构建社会广泛参与、协调发力的大扶贫格局。
作为龙头企业,阳光田宇公司主动承担了扶贫帮困的责任和任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一揽子”帮扶、扶贫帮困等措施,帮助238户、57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脱贫,其中107户、259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阳光田宇公司是一家集葡萄种植、葡萄育苗、葡萄酒加工、销售及水产、林果和畜牧养殖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企业。种植葡萄5400余亩、枣树1400亩,其他经济林和园林绿化1800亩,建成发酵能力1000吨的“自然重力法”国际酒庄1座。2019年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利润1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以葡萄种植为基础,葡萄酒酿造为延伸,葡萄水果采摘和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集农业水果种植、副产品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绿色产业园。
该公司以“建机制、兜底线、织密网”为总览,设置了扶贫工作机构,一把手亲自抓扶贫,配备了分管领导和2名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先后制定了“一揽子”帮扶方案、扶贫帮困措施。主要包括发展产业、帮助就业、旅游带动、开展技术培训、修缮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几个方面。
发展产业促脱贫。一是通过发展葡萄产业,辟基地、供种苗使125户农民种植葡萄1560多亩,每亩增加收入1000多元;每户每年通过承包土地增收约5000元。二是新建果蔬保鲜库,实行订单收购,为周边贫困户和农户存储葡萄等农副产品,以备反季节销售和预防滞销,增加其收入。三是为赛汗乌素村3户建档立卡户分别提供3万免息产业发展贷款,共计9万元,帮助、引导有创业发展意愿而缺乏启动资金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进一步提高收入。
帮助就业促脱贫。一是吸纳长期就业。公司招聘签订劳动合同,帮助周围贫困户和农户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已有4名建档立卡人员在阳光田宇农业投资公司实现长期就业,每人每年可就业收入增收2万元以上。同时,制定政策优先录用周边农民与贫困户子女大学毕业后吸纳至公司就业。二是吸纳临时务工。为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提高临时用工政策,每年聘用务工时间达到15天,每人给予3000元工资。对丧失劳动能力者,每年每人给予3000元;教育帮扶每人1000元,累计用工992人次,发放“企业+金融”工资259.6万元。
旅游带动促脱贫。近年来,通过投资建设不断坚实观光休闲旅游基础,组织开展了葡萄酒文化宣传、户外拓展运动、科普研学教育、公路自行车比赛等多项活动,吸引和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引导和促进周边贫困户、农户推销生态绿色农副产品,开展农家乐、民宿餐饮住宿活动,进一步带动他们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培训促脱贫。针对贫困户和周边农户产业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生产和技能水平,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智慧和劳动逐步实现稳定脱贫。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校企合作,邀请专家教授来公司对贫困户和农户进行短期技术培训16次,培训人数560人次。另每年安排贫困户代表与企业员工一同外出参观学习,拓宽眼界,交流经验。对农区居民的子女愿意来我公司工作的,选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相关专业2年,学费由公司承担,取得结业证书者可吸纳至公司就业。
修缮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先后为赛汗乌素村乡村农舍改造义务出资设计费30万元,清理土坝土方,新建泵站并配套电机、水泵、输水管道等水利工程投入120万元;为羊路井村、机井村修义务挖排碱渠4263米,铺修田间沙石路6580米;为赛汗乌素村和周边困难村民支付水电费2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捐款50万元。近年来累计投入500多万元为村民改善基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