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农林牧渔 > 正文

菏泽市东明县采用“两深一浅”轻减化栽培技术提高富硒小麦产量

07/02
2020
来源
中国食品安全网
分享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我们种的富硒小麦,与普通小麦比,一亩地能多收入200元呢。”6月27日,在东明县麦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马国兴高兴地说,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意。每亩为何增收200元?且听马国兴兴致勃勃地道来。“我们采用‘两深一浅’轻减化栽培技术,将原本繁杂的5道工序简化成一道。播种机一趟过去,整地、深松、深施肥、播种、镇压同步完成,省工省时省种子。麦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统一供种、供肥、播种,一亩地能节省七八十元的成本。我们在小麦抽穗前,适量喷洒获得国家专利的生物纳米硒,经小麦叶面的光合作用,将生物纳米硒吸收转化为硒蛋白富集在小麦籽粒中,为人体提供科学补硒食品。每斤富硒小麦,比普通小麦价格高出两毛钱回收。这一减一增,200多元就出来了。”马国兴说。 为拉长产业链条,马国兴和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东明县益康源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富硒小麦12.6万吨,源源不断生产富硒面粉、富硒面条。“拿面粉来说,我们根据用途不同研制出了富硒麦芯粉、富硒面包粉等6个品种,这些品种满足了食品加工企业的多样化需求,销路好,附加值也高。”马国兴说,“我们已形成了集富硒肥研发和小麦品种的研究、种植、深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小麦增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受益,激发了种粮积极性。 在东明县马头镇,马国兴带动一千多户社员种植5万亩富硒麦,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了从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掌控、可追溯。在众多合作社社员当中,其中有69户贫困户通过种植富硒麦实现脱贫。加上周边乡镇的种植面积,有30多万亩富硒麦。这样年带动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马国兴主导编写了《东明县富硒小麦种植技术规程》,推动东明县由普通小麦种植向富硒产业为主导的地方特色产业转型。“跟着马国兴,种植富硒麦”已成为马头镇推进产业扶贫的“品牌”。合作社针对贫困户普遍劳动能力差的特点,推出了全托管服务模式,让贫困户不用种地照样增收,累计帮扶贫困户265户800余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840元。 据东明县扶贫办主任崔建标介绍,种一亩富硒小麦,社会托管费用是300元,合作社对贫困户只收150元;一般能增产100斤,增收100-200元。合作社加价0.2元/斤回收富硒麦,可增收240元。如此一来,托管比贫困户自己种可节本增效约500元/亩。此外,麦丰合作社还将30%的产业化财政补助资金用于合作社社员入股,持股社员单独记账,按照持股比例分红,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利益共享发展机制,组建了农户、合作社与企业联结经营的“标准化种植基地+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农企联结经营”的产业发展共同体。 “最后,我们再拿出利润的5%返还合作社,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增值。”马国兴说。李龙庄村贫困户李世闯,提起马国兴就竖起大拇指:“老马带领咱贫困户脱贫,想了不少办法,俺们都感谢他。”马头镇李龙庄村的李俊诗,一场大火使他家徒四壁,马国兴主动为他免费进行“土地托管”,帮他逐渐走出了困境。提到马国兴对他的帮助,李俊诗至今感动不已。 [0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64249","PageTitle":"菏泽市东明县采用“两深一浅”轻减化栽培技术提高富硒小麦产量-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64249},"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