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瑞士allnews新闻网:疫情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的乐观

06/30
2020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
中国家庭和企业正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人们担心的房价暴跌没有出现,住宅销 售的增速反而快于预期。尽管仍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家们的信心正在恢复。经 合组织对中国制造业信心的指标反弹至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一些领 域,中小企业仍在挣扎。它们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决策者对此很清楚,中国政府 已出台相关措施扶持。 目前,外部需求是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因为疫情引发的全球衰退才刚刚开 始。但是,对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对消费和房地产需求进行的财政刺激,应该足以弥补 出口减少并防止中国经济萎缩。从中长期看,许多中国公司都有坚实的基础,这与美 欧和日本不同。这些将令中国企业最早在2021年迎来新一轮利润增长周期。 保持社交距离,会加速已在中国出现的许多趋势,如电子商务、食品配送以及与 远程办公相关的云服务等。在商业服务部门,尤其是物业管理、物流和人力资源等领 域,会有很多就业机会。 无论生物技术还是信息技术,中国企业的进步都令人印象深刻。从长远看,我们 对中国经济未来保持乐观,疫情危机不会改变我们的看法。过去10年中,中国经济 结构已从对基础设施和住宅投资、出口低附加值制成品的依赖转向消费、医疗保健、 服务业、先进技术和工业自动化。且这种趋势将继续。 疫情考验了中国制造业的应对能力,这个国家仍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们相信,中国拥有最完整、全面的供应链。几年后,中国将成全球最大的本土消 费经济体,并将在许多产品的规模经济中保持显著优势。中国将继续培育后疫情时代 “新经济”,并利用技术和创新来提高生产力。 尽管中国劳动力未来几十年会逐渐减少,但许多人似乎忽略了其教育发展的积极 面。20年前,中国每年升入大学的人约100万,如今已超过900万。可以预期 20年后,30%到40%的中国人将获得大学文凭。这场教育热潮不但提高了劳动 力素质,还将借助研发和创新帮助中国提升价值链。 [18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65614","PageTitle":"瑞士allnews新闻网:疫情不会改变我们对中国的乐观-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65614},"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