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渭北旱塬的旬邑县张洪镇下皇楼村,十年九旱,三面环沟一面塬,农民收入
主要来源于果业、劳务输出和少量农作物生产,产业单一化问题突出。2015年,
有关部门核定该村贫困户为152户、490人。由于村中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
,加之果树种植年限长,生产结构调整成本高,严重制约了其他副业发展,是当地典
型的贫困村。
作为省级八个扶贫单位之一,中行陕西省分行于2015年底迅速部署下皇楼村
的“两联一包”扶贫工作。针对下皇楼村主导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缺
失,该行坚持问题导向,制定计划、明确责任,结合实际开展帮扶工作。该行筛选优
秀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2015年至今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3批、9
人;省分行部室及分支行的37个党支部与48户建档立卡户结对帮扶,并制定帮扶
考核办法,使帮扶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帮扶成效;先后无偿投入资金330.
7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5个。
在旬邑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中行陕西省分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
绩,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扶贫优秀等次单位。
聚焦产业扶贫
在下皇楼村的一处院落,明亮整洁的屋子里坐了近20位参与手工编织的“妈妈
”们,她们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原来,皇楼村在中行陕西省分行的定点帮扶下,在村
里成立了“让妈妈回家关注留守儿童”手工编织社区工厂,为村里的妈妈们解决就业
问题,且在雇佣上优先考虑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吸引了
村里不少妇女,贫困户朱巧霞就是其中一个。
“最近一直在这儿务工,离家近,能做家里活也能做地里的活,娃娃、老人都能
照看上,一天能赚六七十元,比在外地打工还强。感谢中行给我提供的这个平台,叫
我有了收入。”朱巧霞高兴地说。
据了解,张洪镇下皇楼村社区工厂共有31名雇佣劳动力,其中贫困户15户。
经过培训,工厂目前能生产16种产品,均为纯手工编制。眼下的主打产品为奥斯丁
玫瑰花,熟练操作的妇女平均每天可以生产两朵,拿到60元的日工资。
中行陕西省分行驻下皇楼村第一书记王争辉介绍:“目前这个产品几乎都是由中
国银行包销,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也获得了各级领导和中行的认可。下一步,我们计
划做好三方面工作,就是把贫困户的参与人数继续扩大,把咱们的产品更加多元化,
产品还是由中行帮销,并把产品推向市场,给下皇楼村留下一个稳定的、可延续的、
长期的事情。”
下皇楼村的经济支柱一直是苹果种植,村子虽然处于旬邑县苹果优质产区,但连
续受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影响,普遍歉收,成为下皇楼村致贫的重要原因。因此,
实现下皇楼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是该行在下皇楼村开展扶贫工作的重点。2017年,
该行驻村工作队带动村干部和贫困户成立了一家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以开展村集体
经济的方式,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该行党委高度重视,捐款10万元作为合作社启
动资金。自成立后,合作社积极探索,先后实施了协助销售苹果、开展水果玉米种植
、支持贫困户养鸡养羊等产业项目,带动15户贫困户发展第二产业,初步改变了过
去仅靠单一苹果种植的发展局面。
贫困户潘三学就在中行陕西省分行的帮扶下,在种植苹果之余,大力发展山羊养
殖,目前已饲养山羊30多只。望着羊圈里膘肥体壮的山羊,他开心地说:“感谢中
行帮我养羊,没养羊之前,种苹果是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现在是羊养得越来越好
,收入增加了不少,日子也越来越好、越过越有盼头了。”
针对下皇楼村果树老化、栽种密集、果品质量差、价格低、果农种植信心弱的情
况,该行捐赠10万元,用于推进果树间伐工作,提升果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户收
入。该行无偿投入37.29万元,快速推动下皇楼村200亩标准化种植农资工作
站项目,提升苹果种植效益,发展村级经济组织,为脱贫攻坚乃至乡村振兴打牢产业
基础。
下皇楼村农资工作站站长潘新军是这一成果的见证者,他表示,在中行陕西省分
行的牵头推进下,他们农资站会把果树间伐工作做到实处,让下皇楼村的苹果品质更
好,经济价值更高,给果农带来更多的收入。
创新开展工作
分散在咸阳市渭北高原的淳化、长武、永寿、旬邑四县,是中国银行总行定点扶
贫对象。虽然未在“北四县”未设立分支机构,但中行陕西省分行积极建言献策,促
成中银集团旗下富登村镇银行在“北四县”增设了4家机构,同时积极横向联动,制
定《中国银行陕西区域综合经营联席会工作方案》,探索打造客户互荐、业务互补、
信息共享的“中行+富登”内部银团新模式。该行通过召开产品推介会、客户座谈会
,制定行司联动综合服务方案,先后联动支持了麦克斯农业、天丰农业、农趣电子商
务、绿之林农业、陕西汉得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扶贫企业,有效填补了中
行贫困县域金融网点服务的“空白”,解决了富登村镇银行授信额度较小、无法满足
企业实际需求的矛盾。
该行积极推动服务重心下沉,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增量、扩面、降价,不断丰富金
融扶贫产品,创新开展惠农支农工作,先后研发推广了“椒商贷”“果商贷”“苹果
贷”等特色普惠扶贫产品,累计叙做159户、3.08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适度扩大担保品接受范围,积极推进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合作,推广“农担+
银行+扶贫”的风险共担模式,增强对贫困地区企业和个人的全方位金融支持,有力
支持了信誉良好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定点帮扶对象加快脱贫和银行业务
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咸阳“北四县”属于革命老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
贫进程。为此,中行陕西省分行积极开辟扶贫金融绿色通道,为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
任公司提供18年期10亿元的固贷支持,为长武县正通煤业有限公司提供8年期1
0亿元的固贷支持;加紧推进长武县重点水利项目亭口水库25年、8亿元固贷的提
款程序;中总行撮合引入的正大集团在咸阳百万头生猪养殖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一期总投资已获5.26亿元贷款批复。这些综合拉动效果明显、可长久受益大项
目的落地,为当地引入特色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增添了动力和后劲。
旬邑县张洪镇党委书记赵小军表示,中行陕西省分行聚焦农村核心产业发展,推
进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几年来,
通过中行陕西省分行有效扎实的工作,下皇楼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的
收入也在稳步增加。2018年,下皇楼村脱贫摘帽。
增强扶贫合力
扶贫的关键在于扶志、扶智,切实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扶志方面,中行
陕西省分行按照“家家有包联责任单位、月月有包联帮扶活动”的原则,要求全行各
级机构的包联对象都有职责明确的帮扶责任人,不但要情况摸得清,还要措施做得实
,帮助贫困户通堵点、除难点。
由于包联责任部门多,该行就开通了定期“扶贫班车”,有计划分批组织包联责
任人每月入村开展访贫问苦、产业帮扶等活动,每年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达到600
余人次,结穷亲戚、走致富路在中行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行在西安城墙举办
“共赏元宵灯携手话扶贫”中行扶贫专场活动,特邀对口帮扶贫困家庭孩子走出贫瘠
农村,第一次登上明代古城墙,感受中行的关爱,体验浓浓的年味,引导他们树立远
大理想,阻绝贫困的代际传递。该行列出专项计划,优先招录贫困户子女30余人入
行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户家庭脱贫。
在扶智方面,中行陕西省分行主动引荐合作关系中具有行业和专业优势的客户,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贫困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先后多次组织贫困村代
表到杨凌农业现代科技产业园实地观摩学习,开阔眼界,寻求致富路径。该行针对帮
扶村在花椒、苹果、芦笋等农业种植方面的技术需求,主动外联杨凌农业科技大学专
家实地指导,为脱贫致富注入科技活力。为帮助贫困群众了解金融政策,运用金融工
具,该行还向略阳县捐助15万元开展“金惠工程”,专门用于对全县贫困群众的金
融知识普及和金融防诈骗宣传,覆盖全县152个行政村,累积受训人数达1064
人次。
中行陕西省分行还积极动员全行员工在线下和线上开展消费扶贫,奉献爱心。在
线下,该行分次分批组织收获季现场采摘活动,让员工在繁忙工作之余亲近了大自然
,并亲身体验了贫困群众生活的艰难和不易,引导员工尽己所能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加把力,在互动中为贫困群众增添信心。在线上,该行借助中行旗下的“公益中行”
平台,在号召员工自发和发动亲友购买的同时,推动所辖机构通过福利品采买、食堂
耗材的集中采购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今年因疫情突发,“北四县”苹果滞销,该行
急果农所急,一次性购买苹果1.2万箱,助力抗疫。该行积极尝试新路径,开发“
认养农业”微信小程序,行内、行外爱心人士踊跃认领了61户贫困群众的305块
地块,既让爱心人士献了爱心、享受了定制化农作物,又保障了帮扶对象收益。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