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冒充监管机关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

06/24
2020
来源
中国银保监会网站
分享
据反映,近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法分子伪造中国银保监会文件,谎称账户被冻 结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情况。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三号 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 人的银行账户,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资金受损。 不法分子通常惯用手法:首先,以可获得便捷网络贷款、小额贷款等名义联系消 费者,诱导消费者下载钓鱼软件进行注册或提供个人信息;然后,提出因消费者提供 的信息不符、不实、账户有异等各种理由而导致被银保监会冻结资金。同时,利用伪 造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文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 于冻结XX账户的通知”等材料,或银行卡冻结截图等,要求消费者缴纳保证金、认 证金等钱款才能解冻账户,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为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不受侵害,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您: 一是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中 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保险业,保护消费者合法 权益,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更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 证金、认证金等名目的费用。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勿被不法分子 所谓“账户资金被冻结”“将承担法律责任”等说辞迷惑,消费者一旦轻信谎言,就 会落入骗局。 二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消费者如果有资金融通需求, 应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办理。对于陌生来电、非正规网络途径推销“低息快捷” “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的行为,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 链接,不向来历不明的账户或个人汇款。 三是妥善应对,及时反映情况。消费者一旦遭遇此类诈骗,应保持警惕,谨防上 当受骗,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线索。如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以通过官方渠 道向有关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咨询核实。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66598","PageTitle":"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冒充监管机关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66598},"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