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庆元县水稻种植如火如荼进行中,主要处于苗期和返青分蘖期,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们“开方治病”。
“你好,这水稻秧苗不知道是不是被草甘膦喷了,长势很差,我过几天还要插秧,这些秧苗还能用吗?”在淤上乡车下村,农户焦急地问县农业农村局助理农艺师练健俊。
练健俊与淤上乡农技员吴绍山一起进入秧苗田查看苗情,在详细询问农户秧苗品种、育秧模式、施肥方式等情况后,两位技术员对该处秧苗情况有了初步判断:从秧苗素质看,该秧苗田不属于草甘膦药害。由于该块地前茬种的是土豆,算是生地,在育秧前地块土块没有完全打散,导致育秧土不够细腻,这影响了出苗。同时农户施肥时,是将复合肥融入水中后浇灌,虽然见效快,但是肥效期短,容易导致秧苗缺肥,跟在地里看到的情况比较一致。
随后,练健俊和吴绍山现场为农户提供了解决方案:在雨停间隙补喷叶面肥,为秧苗提供速效养分;插秧选择壮秧,如果秧苗不够,可以向其他种植户匀一部分。
像这样的“开方治病”,庆元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及乡镇(街道)农技员一周要进行好几次。
针对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题,农技员、“星期天工程师”、科技特派员组团实地考察3家不同点位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分类施策。
“如何充分培育与发挥农业人才作用是当前的重大课题,庆元县实施‘百名技师联百村带千户’专项帮带活动,充分发挥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作用,在田间地头实地解决农民难题。”庆元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服务科叶丽丽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庆元县共开展农民培训5957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1273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117人次,普及性培训3567人次,努力打造一支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此外,有154位“星期天工程师”先后在24个领域开展合作项目56项,攻克全县的技术难题47项,点对点开展智力服务2220余次;共引进“科技特派员”20名、“双百引领计划”博士18名,带动农民、企业增收超亿元。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