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坚持“资源引才、梯度用才、服务留才”,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资源引才,广开渠道聚英才
一是以平台引才。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立“农业科技孵化器”,为农业人才提供创投评估、项目开发和产品推介等综合性服务,以“人才+项目+孵化器”的模式集聚农业科技人才100多人、农业企业20多家。建立洛阳创业园、海丝两岸青年三创基地等众创空间,设立大众创业发展基金,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做“创客”,发放“创业贷”86笔,总计2102万元。二是以才引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中科院谢华安院士、福建农林大学林河通教授和福建农林大学叶舟教授等20多名农业专家学者,与区内企业合作农业科技实验项目,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才通过挂职、兼职等方式,深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乡村振兴重点发展领域开展服务,全区共有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27名。三是以情引才。以乡情亲情为纽带,依托异地商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招商办事处设立人才工作站,着力引进一批有技术、有项目、有资金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归创业。
二、梯度用才,管育用结合激活力
一是实行项目化管人才。实施强化泉台人才交流合作、健全以产聚才机制等4类人才重点项目,将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探索性的人才工作确定为13个项目推动实施,分行业领域压实人才队伍建设主责。二是挖掘潜力育人才。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培育140名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和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开展“培力计划”,对社区老协会等乡村服务型社会组织成员进行服务能力培训,以人才带动人才、人才培育人才。三是正向激励用人才。建立基层倾斜机制,对在基层一线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有基层服务经历、工作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时优先推荐申报,激励各类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三、服务留才,创优环境重归属
一是建强服务阵地。推动建设德润产业园、立亚新材等8个“人才之家”,打造建利达“党建+人才”双融合服务中心、玖龙纸业“党群人才服务中心”等阵地,切实发挥其团结引领、贴心服务阵地作用,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二是织密服务队伍。组建各乡镇、区直重要涉才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商会等5支“党建+人才”服务队伍,坚持靶向服务,明确服务清单、服务事项,确保服务直通“末梢神经”。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智能人才服务模式,升级行政服务中心线上线下一体化人才政务服务,推行人才人脸识别服务,提升人才办事效率。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