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 严防资金空转套利

06/12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有消息称,近日,金融监管部门窗口指导部分银行,要求于今年年底前将结构性 存款规模压降至去年年末的三分之二。《金融时报》记者获悉,有几家结构性存款规 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确已收到上述窗口指导。 从起初整顿“假结构”,到目前要求压降规模,银行结构性存款始终未离开监管 视线。目前,结构性存款现状如何?此番监管“出手”缘何而起?面对仅剩4个月的 过渡期,银行结构性存款将何去何从? 从结构变化窥见规模迅增原因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连续4个月增 长,达到12.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从增量来看,今年前4个月结构性存款新 增2.54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1.51万亿元的增量,同比增长了超六成。 记者梳理回顾结构性存款规模近年来的走势发现,2017年以来,我国商业银 行的结构性存款开始出现快速增长,余额从2017年年初的不足6万亿元猛增至2 019年4月末的11万亿元,之后规模一直维持在10万亿元左右,去年12月回 落到9.6万亿元。进入2020年,结构性存款规模有所反弹,在今年1月重新站 上10万亿元大关后逐月增长,直到4月末存量规模突破12万亿元。 自去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 后,“假结构”整改正在进行中,过渡期尚未结束,缘何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又收到 压降规模的窗口指导?这或许可以从今年结构性存款的结构变化窥见部分原因。 从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类别来看,央行数据显示,在4月末12.14万亿元 的存量规模中,中小型银行占比高达65%,大型银行仅占35%。“很多尾部的小 银行其实没有开展结构性存款的资质,主要是中小银行中规模较大的银行,也就是股 份行和大型城商行在开展。”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认为。 从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客户类别来看,在2.54万亿元的增量中,公司结构性存 款超过2万亿元,远高于个人购买量。 结合上述两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企业从中小银行拿到资金后,并没有投入生产经 营,而是购买了大量结构性存款。邮储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娄飞鹏分析认为,这其 中很可能有些企业利用银行低息贷款购买结构性存款进行套利。对此,王剑也作出相 似判断。北京市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在近期召开的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 露,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一些企业一边从银行获取贷款资金,一边把资金拿去购买 理财、结构性存款,或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地产市场。 “压量控价”防资金空转套利 资金存在空转套利,是此番窗口指导的主要原因。“企业贷款被大量转存为结构 性存款,显著提升了银行的负债成本,也进一步制约了银行贷款让利的空间。如果压 缩结构性存款规模,其实是可以压降银行负债成本的,对缓解银行经营压力有较大帮 助。”王剑表示,如果银行把腾出来的成本如数转让给借款人,降低贷款利率,也有 助于企业缓解财务负担,改善经营,最终银行也会受益。 根据融360的监测数据,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持续上 升,从年初的4%上升到4月中旬的5%左右。既然结构性存款会抬升负债成本,为 什么部分银行还会报以热情?揽储、抢客户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王剑分析认为,银行贷款派生存款,存款经过流通之后,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各家 银行,那些客户基础较差的银行自然留存下来的存款较少。于是,它们有很大的冲动 去揽储、去别家银行抢客户。这也是结构性存款发行主体以中小银行为主的原因。那 么,为什么选择结构性存款?资管新规出台后,原先承担揽储功能的理财产品变得不 再“好使”,结构性存款便成为主力。 从银保监会针对银行结构性存款套利行为开出三张罚单,到人民银行创新直达实 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管理部门的政策意图十分清晰明确,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才是金融的本源。李明肖表示,接下来将严查重罚信贷资金挪用、套利行为,确保信 贷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压降了结构性存款规模之后,中小银行应如何缓解揽储压力?北京看懂研究院研 究员邓宇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商业银行应加快净值型理财产品 发行和推广,通过渠道引流、线上化结算和场景生态,加强低成本负债的揽储,降低 揽储成本。 结构性存款整改已有积极表现 若按照将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压降至去年年末的三分之二测算,压降规模约 为2.87万亿元,那么,这部分资金将流向何处?王剑认为,首先是到期后转为活 期存款,进而可能有三大去处——投入消费或生产、购买其他替代投资产品、提前偿 还贷款。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认为,从全行业看,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并不一定 造成银行业整体存款规模的减少,更多会造成存款在银行体系内的转移,也就是说, 从行业内部结构看,会改变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的分布。 实际上,对于结构性存款的整改,目前已经出现不少积极表现,一是部分银行增 设了“投资冷静期”,二是收益率在窄幅区间波动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已难觅踪迹。 据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 银行已在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说明书中增加了“冷静期”一栏。交通银行此前也对 部分产品增加了投资冷静期。根据产品说明书,在投资冷静期内,投资者可以解除已 签订的销售文件,商业银行将遵从投资者意愿进行解除,并及时退还客户的全部认购 资金。 此外,结构性存款的产品设计也越来越规范。此前,将浮动收益率的波动区间设 计的较窄,以此来“保证”投资者收益率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已经难觅踪迹,目前更多 的是设置三档收益率或者宽幅收益区间。 不过,受访专家表示,随着转型过渡期的临近,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存量“老 产品”整改压力,“特别是部分银行存有大量的‘假结构性存款’产品。”普益标准 研究员于康表示,面对揽储压力,商业银行应适当加大存款产品的宣传力度,特别是 在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且收益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下,应加大对低风险客户的需求挖 掘;商业银行在规范结构性存款的基础上,应注重储蓄产品的创新开发,提高产品的 吸引力,引导资金向商业银行回流。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71921","PageTitle":"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 严防资金空转套利-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7192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