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房地产业 > 正文

刚刚,两会报告再提房地产!非常时期,非常信号

05/22
2020
来源
中金在线
分享
2020年是经济关键之年。 这一年,既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意外事件的冲击,让2020年面临比以往更为严峻的形势。 越是重要关头,权威定调就越重要。 经济目标有多高?内需、外贸如何稳定?大水漫灌是否重新上演?楼市调控会否松绑?房地产税何时落地…… 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个人。 01 六保优先,未提GDP增速目标 2020年,罕见地没有设定经济增速目标。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正如报告所说: 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六稳说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可见,相比经济增速,稳就业和保民生是第一位的,这是底线思维的体现。 无论“六稳”还是“六保”,都关乎经济基本盘,这是关键中的关键,需要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是简单刺激经济就能轻易达成的。 02 抗疫特别国债、降准降息 财政、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 根据报告: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可见,财政赤字、抗疫特别国债、降准降息均被提上日程。财政要扩张,货币要宽松,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要“更加灵活适度”,这有别于往年的“松紧适度”。 M2增速要明显高于去年,去年为8.7%,而2020年4月已经攀升到11.1%。 这说明,货币政策仍有扩张空间,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03 再提房住不炒,未提房地产税 这一次,报告再提“房住不炒”。 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里的重点有三: 其一,今年以来,“房住不炒”频频出场,先后现身于权威会议、央行报告和两会报告,足以说明楼市调控的底线仍在。 其二,因城施策的说法,和去年一致。这意味着,对于楼市调控,地方政府有了一定自主权,全国不再一盘棋、一刀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地可以随意松绑调控,毕竟“房住不炒”是大原则,“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是基本要求。 在此之前,全国已有10多个城市楼市松绑政策遭遇“N日游”的尴尬,就足以说明问题。 其三,未提房地产税。 前不久,《中央文件再提房地产税》,指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这说明房地产税一定会来,但“稳妥”之说,则意味着短期不会那么快落地。 04 棚改退潮,旧改接力 旧改,正在接力棚改。 报告指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根据政策精神,老旧小区改造,主要以2000年底建成的老旧住宅区为主,这正是人们俗称的“老破小”,一般集中于各大城市的老城区。 旧改加速,明显有利于老破小估值的提升。 然而,正如《中央再提老旧小区改造,影响有多大》所分析的,棚改是大拆大建,旧改是小修小补。棚改有央行定向放水作为支撑,而旧改只有部分财政补贴。 旧改没有央妈的底部背书,就会失去杠杠放大效应,不会产生如同棚改一般的巨大能量。 05 政策市:该关注什么? 中国楼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没有一层不变的楼市调控,也没有只涨不跌的楼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楼市调控时松时紧,政策定调时宽时严,这正是经济环境和楼市环境变化的结果。 所以,要理解中国楼市政策,必须明白当下所处的经济环境,明白政策到底在哪些目标之下进行抉择和权衡。 回顾历史,2017年关键词是" 去库存 "、"因城施策 " 和 " 棚改货币化",2018年关键词变成了 " 房住不炒 "、"房地产税 "、" 租售并举 ",楼市完成从松到紧的转变。 到了2019年,关键词变成了 " 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 房地产税 "。从这一年开始,楼市调控的主基调变成了“稳”,既要遏制大涨,又要防范大跌。 2020年,这一年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于以往,GDP出现了40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即便如此,楼市仍旧强调“房住不炒”,足以说明,在宽松背景下,严防炒房的重要性和决心。 毕竟,财政在扩张,货币在宽松,降准降息在继续,楼市面临的环境早已不像年初那么紧张,部分核心城市有望企稳向上。 所以,房住不炒,是定调,也是未雨绸缪,更是大原则。 毕竟,稳就业和保民生是第一位的,内需、基建、实体经济优先,房地产的重要性劣后。 [0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5641","PageTitle":"刚刚,两会报告再提房地产!非常时期,非常信号-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8564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