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被抖音上认识的陌生人一步步引入了押注游戏陷阱,为领20万元“奖金
”损失了7万元。这个案例看似不稀奇,但种种细节却展现出一个让更多人担心的行
当——买卖个人银行卡。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我怀疑你在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
……在大街上随便走走,就可能会听到抖音里的这些“神曲”。如今,刷短视频已成
为了人们常用的消遣方式。然而,当你沉浸在用短视频分享生活、排遣无聊时,殊不
知自己可能已经被骗子盯上。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到的一位受害者,就被抖音上认识的陌生人一
步步引入了押注游戏陷阱。而这个案例背后,更是展现出一个让人担忧的行当——买
卖个人银行卡。
她被步步引入押注游戏,为领“20万”交了7万多
来自湖南的张女士(化名)平时爱刷抖音解闷,热爱生活的她,自己也爱拍点视
频上传。
4月初时,张女士自己发的抖音作品下面,出现了一位频繁留言的网友。一番互
动之后,两人加上了微信。
张女士告诉记者,这位网友微信名叫“心无杂念”。对方先只是偶尔和张女士闲
聊,拉拉家常、分享生活,看似和身边的朋友并无两样。
在与张女士熟络之后,“心无杂念”透露自己在玩一款“押注买号码”的游戏,
并发来一张二维码,告诉张女士扫描可以进入小程序押注赚钱,自己则可为张女士规
划走势图。
“他说,你什么都不要想,就按我说的去做就可以了。”张女士告诉《每日经济
新闻》记者。
“他说他妈妈也在做,自己不告诉别人,是看我人挺好的,才告诉了我。”张女
士回忆说,对方还主动提供100元给张女士,让张女士“试水”。在“心无杂念”
的引导下,张女士充值了100元,按照指示,短短几分钟便赢了几十元。然后,“
他让我把里面的钱全部提出来了”。
之后,张女士又充值了两次,“最后一次我充了1000元,他让我全部单押,
没想到最后显示我中了20万!”
张女士按“心无杂念”的说法,去找小程序客服提现,但客服告诉她提现需要“
交税”。
为拿到奖金,张女士向客服提供的银行账户里打了2万多元的“税费”。因为“
心无杂念”说,“他也曾经中了80万,在交了15万‘税费’后就提现成功了,他
还把交税的截图发给我看”。
但在缴纳2万多元税费后,张女士还是无法提现。客服表示,若要提现,还要再
投5万元成为VIP会员,“说是成为会员后,就可以马上可以提现了,我就相信了
”。
这5万元会员费依然没换回20万元的奖金,倒是对方称要再打2万元,成为星
级客户才能拿到奖金。
幸好,此刻张女士的家人及时发现此事,阻止了交易。至此,为了拿到这20万
元的“大奖”,张女士已经投入了7万多元。
而当张女士试图找“心无杂念”要回血汗钱时,对方却表示,自己与小程序无关
,张女士提不出来钱,需找小程序理论。这时,张女士才选择了报警。
对于张女士与“心无杂念”之间的纠纷,上海文飞永律师事务所高飞表示:“这
需要分情况讨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如果网友与制作小程序的负责人有串谋实施
诈骗行为的故意,存在利益分成关系,或者网友为小程序公司的员工,明知小程序相
关负责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以虚构‘押注买号码’游戏能赚钱的事实,
实施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还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故意为之,则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
罪;如果网友就像她说的那样,只是热心推荐,自己同样投入很多钱,不知道小程序
是个诈骗平台,或者是按照约定成功推荐客户加入拿到相应佣金的获客行为,那就不
以诈骗罪论处。”
而对于张女士该如何维权,高飞认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按照《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可以使
用电子数据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邮件、网络聊天记录、网站访问记录等等。因此,
微信聊天记录只是其中的一种有力证据。如果微信聊天记录删除了,仍有其他相关的
证据可以辅助证明,形成一条清晰的证据链,依然可以维权;如果只有微信聊天记录
唯一的证据,可以尝试寻找技术公司帮忙恢复聊天记录。”
张女士的遭遇,似乎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骗局。但其实在她的遭遇中,还隐藏着一
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老套骗局牵出的灰色产业:银行卡买卖
在张女士描述被骗过程时,曾提到客服每次提供的收款银行账户及收款人信息都
不一样。
“他说系统的业务比较多,有时候是会变动的,汇款的时候要提前打招呼,我给
你提供了账号,你就按照提供的账号去付款。”张女士回忆道。
那么这些不同的收款方及身份信息从何而来,收款人又是否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
正为他人所用?
事实上,在警方通报的多起电信诈骗案例中,都有涉及买卖银行卡的灰色行当。
近期,桂林资源县公安局获取可靠情报,一名涉嫌参与电信诈骗的人员在资源境
内活动。办案民警随后将嫌疑人制服抓捕,经调查了解,犯罪嫌疑人李某军从201
9年就开始多次为电信诈骗提供条件。
桂林警方解释,这种“提供条件”即:为电信诈骗实施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硬件
、软件、设备等。
李某军的服务对象,是某网络“时时彩”网站。
这个“时时彩”是一个网络赌博的“黑彩”网站,这种网站的窝点常常设立在国
外。整个赌博的环节都由庄家操控,玩家基本上最终都是血本无归。
据嫌疑人供述,李某军自2019年开始,就多次以有偿的方式向亲朋好友借用
支付宝和微信收款二维码,并将其提供给境外“时时彩”网站用于转账。
2020年后,李某军又向亲朋好友收购成套银行卡(一套银行卡包括:银行卡
、U盾、手机电话卡),并将购入的成套银行卡分多次转卖给境外不法分子。
经调查,嫌疑人蒋某华、苏某青、王某山、谢某、谢某武、谢某燕,该6人均为
李某军的“下线”。他们不但自己办卡卖给李某军,还找其他亲朋好友办卡来卖给李
某军。目前,7名涉案嫌疑人已全部被刑事拘留。
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严重影响
人民群众安全感,而公安部门对此也集中精力精准打击。2018年底,全国部署开
展了为期一年的打击治理专项行动,2019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0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3万人,同比分别上升52.7%、123.3%,发
案数同比下降3.1%。
网上的银行卡贩子,整出一套自己的黑话
尽管警方大力打击,但“买卖银行卡”中间的巨额利益,仍吸引着一些人铤而走
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尝试在贴吧、QQ等平台搜索“银行卡”,但无法显示
结果。不过,当打出银行卡的缩写“yhk”后,便出现不少信息。
记者在加了一名贩子的QQ好友后,只见其QQ空间内宣传道:“新货到,全新
四件套,公司账户,电话卡到货!”
什么是四件套?一名贩子解释称,即“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U盾”。
在不同贩子手里,“四件套”的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其中一位贩子告诉
记者,自己做这生意已经10年了,手里的货鲜少会出事,“会出现锁手机卡、卡被
冻结这些情况,这个半年内出现问题可以包解锁、包解冻”。
为证明自己手中货源充足,这位贩子给记者发来了一条视频。视频中,一个纸箱
里装着透明塑料袋,地上也散落着透明塑料袋——这些塑料袋里装的便是“四件套”
货物。
当记者提出想购买时,对方问道:“你是做菠菜的?”当记者问起什么是“菠菜
”时,贩子表示:“就是博彩”。
见记者犹豫,贩子表示:“我可以发快递给你,一天发多个快递,还是不同快递
公司,这样才不会敏感。”这名贩子还给记者计算起来,“两天能发将近300张卡
给你,我有快递关系,可以一次性给你多发几张”。
当记者问到银行卡何时到期时,贩子告诉记者:“4到10年,不过一般都没客
户用那么久的。身份证你放心,都没有违法记录的。”
另一位银行卡贩子告诉记者:“最近因为疫情原因,有些小弟还没回来复工,近
期都没有现货。”为了证明自己手里的货物质量高,这位贩子还说道:“我是做安全
卡的,我打出去的广告也是打着安全卡。”
同样,这位贩子也提供了视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视频中看到厚厚的一叠
信封以及一些装着身份证的透明塑料袋。“这些是今晚要发走的。”这位贩子告诉记
者,“我就有客户做‘菠菜’的,兄弟你是在国外?”
显然,这些买卖银行卡的贩子清楚买卡人的购买目的,但依旧为了高额利益选择
出售银行卡,甚至还发展下线进行售卖。“我就是头儿,下面全部是一手小弟,都能
控制到的。”一个贩子吹嘘道。
这样的买卖银行卡的背后,则是公民的个人信息受损。好在,监管部门对此类行
为也开展了严厉打击。
根据公安部今年1月发布的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
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和相关典型案例,着力解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案件管辖、证据标准、法律适用
等难题;工信部组织开展打击治理手机“黑卡”专项行动,查源头、断通道、堵漏洞
,累计封停疑似涉诈电话号码47万个。
据悉,为最大限度挽回受害群众经济损失,公安部与网信、工信等部门以及互联
网企业密切协作,建立了一大批预警拦截系统,在全国推广“96110”反诈专线
,不断提升主动发现和预警劝阻能力,共向各地推送预警线索170万条,劝阻受害
人101.6万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6.1亿元,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
会持续完善健全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止付
冻结涉案银行账户55.5万个,拦截涉案资金373.8亿元。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