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建筑建材 > 正文

住建部最新数据和报告,2019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05/11
2020
来源
住建部
分享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 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开展 了2019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工作。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装 配式建筑统计数据,结合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的调研和评估工作,现对2019年 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发展情况 (一) 发展规模情况 据统计,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m2,较2018年增长4 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 积较2018年增长45%,近4年年均增长率为55%。 总的来看,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 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各区域发展情况 重点推进地区引领发展,其他地区也呈规模化发展局面。根据文件划分,京津冀 、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 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2019年,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 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47.1%,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 全国比例的总和为52.9%,装配式建筑在东部发达地区继续引领全国的发展,同 时,其他一些省市也逐渐呈规模化发展局面。 上海市2019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3444万m2,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 86.4%;北京市1413万m2,占比为26.9%;湖南省1856万m2, 占比为26%;浙江省7895万m2,占比为25.1%。江苏、天津、江西等地 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比均超过20%。 从近三年的统计情况上来看,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分别为751 1万m2、13538万m2、19678万m2,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47.2% 、46.8%、47.1%,这些地区装配式建筑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基 础好,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市场发展环境。 (三)结构类型发展情况 从结构形式看,依然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中以剪 力墙结构形式为主。2019年,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2.7亿m2,占新 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5.4%;钢结构建筑1.3亿m2,占新开工装配式建 筑的比例为30.4%;木结构建筑242万m2,其他混合结构形式装配式建筑1 512万平方米。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了浙江、山东、四川、湖南、江西、河南、 青海7个省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指导地方明确了试点目标、范围以及重点工作任务 ,组织制定了具体试点工作方案,落实了一批试点项目。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 钢结构住宅的标准规范、技术体系、产业链和监管制度将逐步完善,为钢结构装配式 住宅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 建筑类型应用情况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商品房中的应用逐步增多。2019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 中,商品住房为1.7亿m2,保障性住房0.6亿m2,公共建筑0.9亿m2, 分别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40.7%、14%和21%。在各地政策支持引领下, 特别是将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列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有效推动了装配 式建筑的发展。 (五)政策措施出台情况 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2016年-2 019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文件的数量分别为33 、157、235、261个,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细化落实措施。特别是各项经济 激励政策和技术标准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六)技术标准支撑情况 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技术体系,建立了结 构、围护、设备管线、装修相互协调的相对完整产业链。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发布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体系发展指南(居住建筑)》,科学引导各地装 配式混凝土技术发展方向。一些龙头企业的钢结构住宅试点项目为钢结构住宅发展提 供了实践探索和积累。2016-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装配 式建筑相关标准规范的数量分别为95、95、89、110个,为装配式建筑发展 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 (七)产业链发展情况 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引领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相关产业能 力快速提升,同时还带动了构件运输、装配安装、构配件生产等新型专业化公司发展 。据统计,2019年我国拥有预制混凝土构配件生产线2483条,设计产能1. 62亿m3;钢结构构件生产线2548条,设计产能5423万吨。新开工装配化 装修建筑面积由2018年的699万m2增长为2019年的4529万m2 (八)全装修发展情况 据统计,2019年,全装修建筑面积为2.4亿平方米,2018年为1.2 亿平方米,增长一倍。其中,2019年装配化装修建筑面积为4529万m2,2 018年这一指标为699万m2,增长水平是2018年的5.5倍,发展速度较 快,但总量还是偏少。 (九)质量和品质提升情况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和建筑品质提升, 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形成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一是加强了关键环节把关和监管,北京、深圳等多地实施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方 案专家评审、施工图审查、构件驻厂监理、构件质量追溯、灌浆全程录像、质量随机 检查等监管措施。 二是改进了施工工艺工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施工难度,如北京市推广使用套筒 灌浆饱满度监测器,有效解决了套筒灌浆操作过程中灌不满、漏浆等问题。三是加大 了工人技能培训,各地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积极投入开展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推动了 职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四是装配化装修带动了建筑产品质量品质综合性能的提升。如 北京市公租房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和装配化装修,有效解决了建筑质量通病问题,室 内维保报修率下降了70%以上。 (十)人才和产业队伍情况 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量增长较快,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人才需求尤其 强烈。2018、2019年,经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批准,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 两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该活动对于提高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技能水平、 推动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装配式建筑职业教育影响力具有重要导向意义。一 些职业技能学校和龙头企业积极培养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培养了 一大批技能人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纷纷出台人才培养措施,包括加大职业技 能培训资金投入,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广泛开展技术讲座、专家 研讨会、技术竞赛等培训活动,采取多种措施满足装配式建筑建设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标准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构件标准化、模数化程度较低。由于设计环节缺乏标准化 和模数化的理念指导,导致实际应用中不同规格尺寸的构件多,模具用量大,通用化 生产水平低,生产、堆放、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相对困难,生产效率低,模 具摊销成本和人工成本高,未能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 (二) 建设模式创新不够 目前,应用EPC工程总承包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较少,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 理水平也有待提升。多数地区工程总承包相关政策指导文件尚不明确,具有承接工程 总承包项目能力的企业数量不足,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工作不足,不能实现整体效益 最大化。 (三) 信息化发展滞后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虽有 一定的研发和实践,但总体上推进缓慢,基本还停留在设计或模拟、展示层面,缺少 对设计、生产、物流、施工全产业链的统筹应用。多数地区未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智能化总体水平偏低。 三、2020年主要举措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决策部署,完成装配 式建筑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深入贯彻部党组重点工作任务安排,2020年,将深入 研究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和经济政策,加快优化建筑技术体系,创新体制和 机制,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更多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 ,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 积极引导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优化和升级 积极鼓励技术和产品创新,加快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可复制可规模推广的装配式 建筑技术体系。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配套产品和工艺工法的征集和评估工作。 分片区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体系发展指南(居住建筑)》宣贯工作。举办全 国性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装配式建筑设计主线,并 在工程实践中发挥标准化的作用。 (二) 编制钢结构建筑相关标准和技术指南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钢结构建筑为切入点推动住房城乡建设转型发展、促进 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钢结构建筑的相关工作。研究钢结构 公共建筑发展思路,完善钢结构建筑相关标准,推动解决钢结构建筑上下游产业链标 准化的关键难题,并为钢结构住宅打好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基础。 (三) 提高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力 提高设计统筹能力,鼓励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全程采用BIM技术, 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BIM应用软件成果测评和评估推广。发挥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的骨干带动作用,激发企业积极性,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升装配式建筑各参与主体 的产业能力。鼓励各地建立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发挥好行业协会力量,加大力度培 养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 (四) 发挥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引领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11月认定了第一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和195家产业基地,2019年对相关城市和产业基地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 这些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装配式建筑产业的 发展,提升了整体发展水平。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开展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 市和产业基地认定工作。另外,各地申报的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计划项目中装配式建 筑示范工程项目日益增多,要积极引导示范工程把装配式建筑与绿色节能建筑和智慧 建筑有机融合,发挥综合示范效果。通过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引领,形成 以点带面、示范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五) 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 装配化装修与装配式结构建造密不可分,要持续加大装配化装修推广力度,推行 结构与管线分离,促进集成厨卫、轻质隔墙等材料、产品和设备管线集成化技术的应 用。2020年,已启动编制《装配化装修技术体系发展指南(居住建筑)》,明确 装配化装修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要求,全面指导各地装配化装修 技术发展,引导各地加大力度开展装配化装修实践,进一步提升建筑品质和人民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 (六) 加大宣传引导,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但是我国建筑行业追赶世界先进建造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行 业自身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满足消费者获得高品质建筑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 要广泛宣传和落实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推介装配式建筑的优秀产品,展示装配式 建筑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提高装配式建筑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让更多的 行业主体积极转型,为人民群众建设品质优良、性能优越的建筑产品,着力营造各方 关注和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 [19]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96533","PageTitle":"住建部最新数据和报告,2019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96533},"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