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债券市场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在我国全部金融资产中,债券资产增长迅速,开始改变着信贷资产占比过大的局面,对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研究债券市场,推动债券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我国债券市场的雏形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债券市场是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开始的。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金融界同仁为发展债券市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这期间,有过成功、有过迷茫、也有过失误。在市场组织体系的建设上,经历过柜台市场为主,到交易所市场为主,再到银行间市场为主三个阶段,人们对债券市场应当采用以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场外市场为主体的模式达成了共识;在债券市场的产品结构上,经历了以政府和准政府信用债券为主,到政府信用债券、公司信用债券一起发展的历程,人们对债券市场应当逐步以公司信用债券为主体、形成政府信用债券、准政府信用债券、公司信用债券合理匹配、共同发展的品种结构形成了共识;在债券市场产品创新上,经历了政府主导型产品创新向政府指引、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过程,形成了坚持产品创新从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防范风险和制度建设同步的理念。我国债券市场的余额从1997年末的0.5 万亿元到2009年末的17.7 万亿元,年发行量从恢复国债发行时的48.6 6亿元到2009。年的8.9 万亿元,交易量从启动国债交易流通时的1.3 万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125万亿元,这一切变化正是改革探索的结果。
第一篇 发展与演变
第一章 债券市场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债券市场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债券市场
第三节 驶入快车道的债券市场
第四节 债券市场发展的新问题
第二章 债券市场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政府对市场发展的主导
第二节 政府信用债券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发展方式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第四节 特殊环境对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二篇 市场结构
第三章 债券市场组织形式
第一节 交易所债券市场
第二节 银行间债券市场
第三节 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
专栏:国际场外债券市场结构
第四章 债券市场主体
第一节 市场主体理念的变化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
第三节 市场主体的参与方式
第五章 债券市场品种结构
第一节 债券市场的基本品种
第二节 政府债券的发展
第三节 金融债券的发展
第四节 公司信用债券的发展
第五节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
第六章 市场交易工具
第一节 现券交易
第二节 债券回购
第三节 债券借贷
第四节 衍生产品交易
第七章 市场监管体制
第一节 监管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
第三节 机构监管部门的监管
第四节 对现行监管体制的分析
第三篇 市场运行机制
第八章 发行审核机制
第一节 债券发行审核的作用
第二节 政府债券的发行审批
第三节 金融债券的发行审核
第四节 公司信用债券的审批
第五节 发债审批方式的比较
第九章 市场监督机制
第一节 信用评级制度的引入
第二节 信息披露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
第十章债券定价机制
第一节 发行定价方式的演变
第二节 招标发行的定价方式
第三节 簿记建档发行的定价方式
第十一章 债券市场登记托管机制
第一节 债券登记和托管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我国债券市场登记托管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各市场的登记托管机制
第四节 不同市场间的转托管机制
第五节 我国债券登记托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章 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
第一节 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机制
第二节 我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机制
第三节 我国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机制的完善
第十三章 债券清算和结算机制
第一节 债券清算和结算概述
第二节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清算结算
第三节 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清算结算
专栏:银行间债券市场券款对付结算的路径选择
第四篇 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十四章 建立破产偿债机制
第一节 企业债券发展的瓶颈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第三节 着力建立破产偿债机制
第四节 发债担保机制作用的合理发挥
第十五章 完善托管和结算体系
第一节 完善债券托管体系
第二节 建立债券净额结算机制
第三节 完善债券托管结算的法律体系
专栏:国际组织对证券托管结算体系的建议
第十六章 改革债券市场监管体制
第一节 现行监管体制对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债券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三节 完善和改革监管体制的步骤
专栏:国外债券市场监管的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沈炳熙,浙江省人。1952年出生。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被评为研究员。1999年曾任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1990年7月进人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任副处长、处长、首席代表、副司长、巡视员。现任中国农业银行董事,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出版过《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一百余篇。
曹媛嫒,黑龙江省人。1976年出生,2004年在天津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从事金融市场管理等方面工作。参与撰写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问题研究》等多本著作,在《世界经济》、《管理工程学报》、《投资研究》、《金融时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