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代码 |
008515 |
基金全称 |
富兰克林国海基本面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基金托管人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业绩比较基准 |
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恒生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30% |
投资风格 |
稳健成长型 |
投资目标 |
本基金通过基本面指标精选质地优良的公司,在严控组合风险及考虑流动性 的前提下,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力争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
投资范围 |
本基金的投资范围主要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上市的股票)、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允许买卖的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下简称“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公开发行的次级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债券、地方政府债、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债券等)、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包括协议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其投资比例遵循届时有效法律法规或相关规定。 |
投资理念 |
|
首次募资金额 |
391,463.47万元 |
代销申(认)购最低额 |
10元 |
直销申(认)购最低额 |
100000元 |
定期定额最低申购额 |
10元 |
管理费用 |
1.50% |
托管费用 |
0.25% |
销售服务费 |
-- |
分配原则 |
(一)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益分配,具体分配方案以公告为准,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二)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选择现金红利或将现金红利自动转为基金份额进行再投资;若投资者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
(三)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
(四)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五)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无实质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基金管理人可与托管人协商一致并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履行适当程序后对基金收益分配原则进行调整,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但应于变更实施日前在指定媒介公告。 |
投资策略 |
(一)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通过基本面指标精选质地优良的公司,在严控组合风险及考虑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力争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二)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对内地股票及港股通标的股票,选用长期有效且稳定的基本面选股指标对个股进行筛选,再进一步研究分析加以精选,以选择质地优良、盈利能力突出、增长稳定持续的个股构建投资组合,并合理控制组合的风险暴露,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获得收益。
本基金会挖掘受经济周期与市场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且在各行业内普遍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基本面选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方面情况的考察:
1)公司盈利能力:主要通过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选择盈利能力较强、在行业内部具备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2)成长及稳定性:主要通过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经营性净现金流、净利润等经营数据的长期增长率选择具有业绩持续成长性以及稳定性的上市公司;
3)市场预期与评价:包括市场一致预期对上市公司的评级,以及上市公司被主流卖方覆盖的机构数量等综合指标,选择评级较高且公司治理良好的上市公司。
在宏观周期、市场环境、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以上指标之外的特定指标的选股有效性会有所差异。如公司的财务杠杆率将影响企业在不同宏观周期阶段中的盈利波动性,而个股流动性指标将影响股价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波动特征;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将影响市场对个股在成长性与价值性之间的评判权重。因此结合宏观、市场以及行业的不同阶段,我们将分析指标的选股有效性,以最大程度提高选股的胜率,以获得更大的超额收益。
本基金利用风险管理工具合理控制组合的风险暴露,以求在获得最大收益的 同时控制组合的收益波动。
本基金将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投资于香港股票市场,不使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QDII)境外投资额度进行境外投资。基金可根
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
(三)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通过对国内外宏观经济态势、利率走势、收益率曲线变化趋势和信用 风险变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和调整固定收益证券投资组合,力求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
1、久期配置策略
本基金将考察市场利率的动态变化及预期变化,对 GDP、CPI、国际收支等引起利率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可能情景,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市场利率水平和收益率曲线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和判断,结合债券市场资金供求结构及变化趋势,确定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久期配置。
2、个券选择策略
对于国债、央行票据等非信用类债券,本基金将根据宏观经济变量和宏观经 济政策的分析,预测未来收益率曲线的变动趋势,综合考虑组合流动性决定投资品种;对于信用类债券,本基金将根据发行人的公司背景、行业特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性等因素,对信用债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积极发掘信用利差具有相对投资机会的个券进行投资,并采取分散化投资策略,严格控制组合整体的违约风险水平。
3、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
可转换债券赋予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的权利,投资者可能还具有回售等其他权利,因此从这方面看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应等于普通债券的基础价值和可转换债券自身内含的期权价值之和。本基金在合理地给出可转换债券估值的基础上,尽量有效地挖掘出投资价值较高的可转换债券。
4、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投资策略
基于期限匹配、风险控制的需求,本基金将综合研究及跟踪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因素,适当投资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在期限匹配的前提下,选择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品种优化配置。
5、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通过考量宏观经济走势、支持资产所在行业景气情况、资产池结构、提前偿还率、违约率、市场利率等因素,预判资产池未来现金流变动;研究标的证券发行条款,预测提前偿还率变化对标的证券平均久期及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同时密切关注流动性变化对标的证券收益率的影响,在严格控制信用风险暴露程 度的前提下,通过信用研究和流动性管理,选择风险调整后收益较高的品种进行投资。
(四)金融衍生品投资策略
1、股指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本着谨慎原则,适度参与股指期货投资。通过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运行趋势的研究,结合基金股票组合的实际情况及对股指期货的估值水平、基差水平、流动性等因素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构建相应的头寸,以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暴露,降低系统性风险。
2、国债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在进行国债期货投资时,将根据风险管理原则,以套期保值为主要目的,采用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期货合约,通过对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运行趋势的研究,结合国债期货的定价模型寻求其合理的估值水平,与现货资产进行匹配,通过多头或空头套期保值等策略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基金管理人将充分考虑国债期货的收益性、流动性及风险性特征,运用国债期货对冲系统性风险、对冲特殊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 |
决策依据 |
1、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等的相关规定。
2、宏观经济形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导向及市场环境。
3、投资对象收益和风险的配比关系,在充分权衡投资对象的收益和风险的前提下作出投资决策,是本基金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
决策程序 |
本基金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决策主体明确授权范围,建立了完善的投资决策运作体系。
(一)投资决策委员会会议:投资决策委员会为基金管理人的最高投资决策机构,由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主持,讨论与投资相关的事务,并对重大投资决策做出决议。
(二)基金经理根据投资决策委员会授权和会议决议,在研究分析部的研究支持下,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投资组合的构建或调整。在组合构建和调整的过程中,基金经理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的投资限制及其他要求。
(三)中央交易室按照有关制度流程负责执行基金经理的投资指令,并担负一线风险监控职责。
(四)风险控制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和公司制度流程,对基金的投资行为和投资组合进行持续监控,并定期进行风险分析和报告,确保基金投资承担的风险在适当的范围内。 |
投资标准 |
基金的投资组合比例为:本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港股通标的股票最高投资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本基金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持有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本基金所指的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
如果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变更投资品种的投资比例限制,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调整上述投资品种的投资比例。 |
风险收益特征 |
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品种。本基金可通过港股通投资于香港市场股票,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
风险管理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