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
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作为世界上
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
)已成功举办两届,为我国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新支撑、新动力。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进博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
中心举办,目前包括约2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数千家企业确认参展,庞大
的参展体量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进博会金融服务有哪些新亮点?如何发
挥金融机构优势,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固链”?对于服务新发展格局都有哪
些部署?带着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对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进
行了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工商银行是如何做好第三届进博会的金融服务
保障的?有哪些新亮点?
官学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正
成为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
要平台。面对今年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特殊形势,工商银行坚持高站位、强
落实,依托完善的全球网络布局、领先的金融科技实力和雄厚的客户基础等优势,通
过“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商行投行、金融与非金融”相结合,全力服务本届进博会
筹备工作,致力于为全球贸易往来、互联互通架起金融桥梁。概括而言,主要有三个
新特点。
一是通过“云上互联”打造全球招商新模式。今年9月,我行正式成为进博会招
商合作伙伴。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支持下,我行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创新招商形
式,加大全球联动,组织了近30场“境外云招商”和“境内配套推介”活动,向境
内外政府、协会、金融机构以及1500多家企业进行了推介。据不完全统计,我行
目前已邀请到500多家中外企业客户现场参加进博会,参与我行承办的配套活动和
磋商洽谈,其中外资企业占比超过四成。
二是通过“全球汇友”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第二届进博会期间,我行成功举办
了“中欧企业家大会”“非洲·拉美地区经贸洽谈会”“金融科技论坛”等配套活动
,组织超千家境内外客户与会交流洽谈,现场达成签约及合作意向120余项,35
0多家企业达成进一步实地考察合作意向。本届进博会,我行将紧跟更大范围、更宽
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步伐,升级打造多场高规格配套活动,持续放大进博会的
平台作用和溢出带动效应。
三是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新体验。我行依托信息科技优势,自主研发
了“环球撮合荟”跨境撮合平台,面向全球企业免费开放。通过这个平台,境内外企
业可以方便快捷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达成商品、服务、技术、项目
、资本等领域跨境合作。自8月28日“环球撮合荟”平台在全球发布以来,已经有
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覆盖食品及农产品、能源化工
、技术装备等30多个行业领域。同时,我行还为本届进博会量身定制了高效、贴心
的综合服务方案,升级打造了“智、速、全、优、云”五位一体的金融产品体系,将
为参展参会企业提供本外币一体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比如账户开立、跨境结算、贸
易融资、跨境供应链、利率汇率避险等。
《金融时报》记者:高质量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具有特殊意义,显示出我国稳外贸
稳外资的决心。请您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工行在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方面重点做了哪
些工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固链”?
官学清:今年以来,工商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做
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等举措,
着力促进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较好地发挥了国有大行的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
一是开展“春融行动”,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围绕重点外贸外资企
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各项金融需求,加大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创新,全力保障产业链
、供应链畅通运转,助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截至9月末,我行向重点外贸外资企业累计发放本外币融资4700多
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外贸外资企业稳生产、稳市场。
二是对困难企业实施“精准滴灌”,与企业共渡难关。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进
出口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而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一起想办法,结合相
关政策要求,多方面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对于融资授信和担保不足的外贸企业,联合
出口信用保险等合作方,创新业务模式,着力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帮助企业缓解融资
压力。对于外贸小微企业,创新推出业内首款服务外贸小微企业的信用类产品“跨境
贷”,支持小微企业抗风险、拓市场。目前,已为全国近15万家小微企业主动授信
1500亿元。
三是发挥综合服务优势,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链固链”。依托工商银行金
融科技优势,实现国际结算单证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集约处理,高效满足重点外贸外
资企业跨境结算、融资等服务需求。主动结合各地商贸特色和优势,设计推广属地化
产品,满足多元化业务需求。制定专属综合服务方案,全方位服务广交会、服贸会、
进博会,着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贡献金融
力量。
《金融时报》记者:当前,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在服务新发展格局方面,
工行有哪些重点的规划和部署?
官学清:服务好新发展格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工
商银行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扩大内需为战
略基点,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在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探索,拿出务实有效的
行动,重点将在六个方面发力。
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助力国内市场发
展,紧密围绕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畅通国内大循
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金融力量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和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金融支持。做好对制造业、普惠小微、民营经
济的金融服务,紧盯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部署要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市
场竞争力。加大涉农和扶贫贷款投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用好数据要素资源,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发展
,助力科技强国。抓住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优化境外业务布
局,不断提升全球经营管理能力,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金融资源投入,积极稳妥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五是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
安全两大主题,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六是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做好工商银行新一轮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将工商
银行发展规划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精准对接,进一步提升金
融服务的适应性。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