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已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对投资者进
行风险提示。11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已有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交
通银行三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发布预警,提
醒投资者贵金属、外汇市场风险可能加剧。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邮储银行还将该行
代理贵金属业务与客户风险等级匹配规则重新做了调整。分析人士认为,银行此举主
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市场“黑天鹅”风险事件,在市场价格存在大幅波动风险的情况下
,银行应有效履行管理义务,同时在产品设计中平衡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并加强对极端风险的认识,创新避险工具。
邮储银行调整风险等级
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11月4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将调整代理贵金属
业务与客户风险等级匹配规则。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邮储银行此次增加了三项客户
风险等级与代理金业务权限匹配,具体表现为,针对“保守型”与“谨慎型”客户:
拒绝办理代理金签约加办、现货卖出、现货买入、延期开多、延期开空,其他代理金
业务不受限制。
对“稳健型”与“进取型”客户:可以办理代理金签约(仅可以加办现货实盘类
,通用类拒绝办理)、现货卖出、现货买入,拒绝办理延期开多、延期开空,其他代
理金业务不受限制。对“激进型”客户来说,代理金业务均可办理。
邮储银行客服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对于存量已签约加办代理金的客户,如果
风险等级不匹配时,拒绝办理现货卖出、现货买入、延期开多、延期开空,其他代理
金业务不受限制。如风险等级与代理金业务权限不匹配,允许客户重新做风险测试评
估。如客户申请由“现货实盘类”改为“通用类”,则要求客户重新填写《中国邮政
储蓄银行客户风险承受力评估报告》。对于风险偏好类型为“激进型”的个人客户,
可以进行类型变更;对于风险偏好类型为除“激进型”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客户,不能
签约该行贵金属延期业务。
一位接近邮储银行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现货实盘类”就是指不含有杠
杆的现货黄金,“通用类”是指开立了黄金交易账户,除可以进行现货类交易委托交
易业务外,还可进行交易所规则规定的贵金属延期交收交易业务,如开仓、平仓、交
收申报等业务的客户。
对邮储银行调整客户风险等级的思量,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北京
商报记者表示,邮储银行主动调整客户风险等级匹配,主要目的是充分贯彻客户风险
偏好与产品属性能够充分对应,以避免将不合适的产品销售给某些投资者,最终使投
资者的收益遭受重大损失,是最大程度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举措。
银行预警 极端行情限制交易
就在调整贵金属客户风险等级的同一天,邮储银行也同时发布了《关于我行代理
贵金属业务的风险提示》表示,受到美国大选等重要事件与重要经济数据披露的影响
,国际国内贵金属价格或将在近期大幅波动,流动性将显著降低,市场风险可能加大
,将根据国际国内黄金市场的流动性、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风险控制要求等择机调整代
理贵金属业务的合约保证金与涨跌停板等,并在市场波动大幅加剧时执行相关风控措
施。
就在不久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也均在官网
发布公告,同样对投资者进行了风险提示。在应对措施方面,若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极
端情况,中国银行可能在短时间内暂停账户贵金属、双向账户贵金属、积利金、外汇
宝、双向外汇宝、个人期权部分合约的报价。交通银行的应对措施为,参照国际市场
报价及市场流动性状况,采取灵活调整相应个人交易类业务的交易点差及限制交易等
相关措施。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可能将对双向贵金属、实盘纸贵金属、
双向外汇、实盘外汇、外汇期权等交易产品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提高报价点差、下调单
笔交易上限、短时中断交易等临时性调整措施。中信银行则表示,依据市场流动性情
况调整报价价差水平,届时各实盘及双向外汇货币对账户贵金属价差有可能显著高于
正常水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停止个别产品报价。平安银行提醒投资者,若出现流
动性枯竭等极端情况,该行可能在短时间内暂停平安交易通平台产品的报价,甚至暂
停全部或部分交易功能。
更早之前的10月22日,光大银行就对贵金属交易存量客户发出预警称,自2
021年1月1日起,根据交易所要求,该行将不再为未进行过风险知晓确认的投资
者提供交易服务。
有行业人士直言,多家银行齐发预警也是为了规避此前“黑天鹅”风险事件带来
的连锁反应,提前做好前瞻风险预警。在北京金阳矿业首席分析师蒋舒看来,此前的
“黑天鹅”事件是油价出现罕见异动的同时,银行相关产品风控没有及时跟进酿成的
风险事件,这也要求银行在疫情下对于风险要有前瞻性,尽量从事前而不是从事中进
行风险控制。所以针对美国大选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这次银行采取了积极的事前风
控措施,保障投资者权益。
何南野进一步分析称,银行此举主要是为了提前预防重大投资风险的发生,以最
大程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说明银行已充分吸取了教训,更加主动积极地去进行管
理风险,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选择。
创新避险工具
多家银行发布预警的主要投资产品为贵金属,而在贵金属投资市场里,黄金无疑
是最受追捧的大宗商品之一,从数据来看,以美元计价的伦敦金自8月上旬一度触及
2075.14美元/盎司,创下了历史新高。随后在1900美元/盎司震荡至今
,截至11月5日18时,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为1917.2美元/盎司。
再来看市场情绪,2020年美国大选已进入胶着状态,选情在一夜之间发生大
逆转局势也令避险情绪进一步提升。市场对贵金属走势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下一个推
动金价重返2000美元的催化剂为美国大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疫情的二次暴发
也令市场趋于谨慎,金价行情走势依旧以震荡为主。
“‘黑天鹅’是没有被充分预期的风险,而此次美国大选很早就被市场标注为重
大风险事件,对于任何一种结果市场都有一定预期。”蒋舒预测称,因此反而注定美
国大选不会产生“黑天鹅”冲击,充其量只是加剧短期波动,近期贵金属会高位震荡
,一旦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消失反而会有一定幅度下跌。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如何有效预防当前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部分金融产品
问题也值得关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认为,银行应提升专业水平
,对相应商品的运行规律、跨境交易规则、法律、政策等方面深入研究,加强专业队
伍建设,遵循风险匹配与极端风险规避原则。其次,尊重契约、厘清责任和保护投资
者合法权益。银行有效履行管理义务,提高金融产品透明度,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在
产品推介过程中要对产品风险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判断、匹配。同时在产品设
计中平衡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并加强对极端风险的认识,创新避险工具。
“银行应对客户进行一对一的电话或风险提示,充分将风险信息宣贯到位,对近
期执意进行贵金属交易的投资者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对坚持要操作高风险业务的客
户进行书面签字确认,密切关注全行金融产品的风险暴露,提前做好风险监测和应对
。”何南野如是说道。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