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俏:五年规划的“变”与“不变”

11/02
2020
来源
新华网
分享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中国发展模式从来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或思维框架,而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思维探索和实践探索的集成。中国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一样,就决定了破题思路的不一样。这正是十四五规划“变”的部分。 刘俏表示,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为五年计划),是中国故事和中国发展道路非常特别的一部分,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密码之一。在顶层设计上,给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描绘经济愿景和立下发展目标及相应的发展路径,从而激发基层活力。这是所谓的“不变”。 在他看来,本次全会以及对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深刻理解了我国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之后提出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主动的回应,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从中长期看,我国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完成工业化进程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在全球化新阶段形成产业供应链的相对闭环;如何使得我们的资本、人力、土地等要素流通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更加匹配等等。 同时,机遇表现在多个方面:第一,中国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中国正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第二,中国制造业占到GDP的27%-28%,未来争取把制造业的比例保持在20%以上,可释放巨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潜能;第三,再工业化(即产业数字化)本身以及为之提供基础的“新基建”,将带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的巨大空间;第四,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过程中将产生庞大的新需求。 刘俏表示,要回应这些挑战与机遇,就意味着规划的思路在“十四五”须做出改变:不再追求GDP等总量指标的高增长,而更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关切产业结构的均衡,更强调人民福祉,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4737","PageTitle":"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俏:五年规划的“变”与“不变”-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1473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