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建行等银行系电商产品便宜却销售惨淡 业内:高净值客户或为关键

10/29
2020
来源
中证网
分享
“双十一”即将到来,不少消费者率先想到的购物平台往往是天猫、京东等互联 网平台。然而,还有一类平台价格更具优势,且没有预售等繁杂流程,却并不为大众 所知,那便是——银行系电商平台。 分析人士称,由于电商平台通常被银行视为延伸银行客户服务的渠道,因此其宣 传力度不够、用户体验上存在不足,从而导致销售量较为平淡。未来,银行系电商可 以通过精准营销、扩大合作范围等方式在电商领域实现“大象起舞”。 发展不尽如人意 同样几款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对比多家银行系电商平台和某知名电商平台 上的价格发现,不少银行系电商出售的产品都更为便宜。然而,比起某知名电商平台 动辄几千的销售量,银行系电商的已售数量却较为惨淡。 自2012年6月,建设银行推出首家银行系电商平台——“善融商务”以来, 银行系电商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不过其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四 点。 一是战略定位不同。一位国有大行行长坦言:“银行推出电商平台不是要跟主流 电商平台去竞争,而是希望通过电商平台延伸银行客户服务的渠道。”某城商行负责 人也表示,电商平台仅仅是一种获客手段,而不是主营业务,发展电商平台落脚点是 为了增强客户体验,守住零售客户、企业客户以及大量中小企业客户资源,提升客户 黏性。 二是缺乏宣传力度。除银行内部人员外,很少有消费者了解银行系电商平台。建 行网络金融部龙昊表示:“这说明其运营缺乏商业逻辑。在类目运营方面,银行系电 商平台虽然建立了类目经理运营制度,但并没有建立考核上的硬性约束机制,这导致 银行系电商平台在核心类目上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三是用户体验一般。“银行系电商平台界面看起来很乱,结算方式既有积分兑换 ,又有分期付款,用户体验一般。”一位消费者吐槽说。 四是缺乏敏捷高效的开发机制。 期待“大象起舞” 尽管银行系电商存在诸多不足,甚至被批为“不具备互联网基因”。但仍有不少 人士认为,近年来,从电商扶贫到电商直播,银行系电商正在逐渐找到网络经济的感 觉和节奏,可以期待“大象起舞”的那天。 “大象”如何能够真正“起舞”? 某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银行系电商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细分市场的定位,如以“ 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商品资源为核心的跨境电商、以潮流爆品运营为核心的品牌电商 等。“事实上,高净值客户可以成为银行系电商精准营销的关键对象。”某奢侈品公 司相关人士表示,奢侈品牌对互联网电商平台上的假货、非正规授权等现象存在担忧 ,而银行系电商平台恰好对产品进驻的审核非常严格,这使得质量过硬的公司愿意入 驻。此外,银行也具有庞大的高净值客群。 “扩大自身平台在外部流量的合作范围,例如建立多级推广分销模式,引入流量 层面的合作伙伴,增加消费导购类平台的合作,通过广告代理商进行联合广告的合作 与投放等也是银行系电商破局的方法之一。”上述业内人士称。 还有电商行业人士认为,银行系电商还应全面提升金融行业在电商平台中的特殊 优势。“或许对消费金融服务的补贴,要比对商品交易的补贴更有意义,毕竟这样的 补贴才是对核心盈利价值的良性促进。与此同时,突出积分等存量权益的应用,从账 户服务权益的角度拉升互联网群体对银行服务的转化。”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5741","PageTitle":"建行等银行系电商产品便宜却销售惨淡 业内:高净值客户或为关键-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1574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