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300万亿银行业开放蓝图 向上生长更需明确监管规则

10/27
20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放平台以自建和合作共建两种方式为主。前者以大型银行为 主,其基于自身数据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主导建设开放平台;后者以中小银行或互联 网银行为代表,其通过开放API融入金融生态系统平台,或是... 在近期的金融街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抓紧数字 化转型。其中,开放银行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 资产规模达300万亿的银行业如何开放?从账户开放到贷款开放,再到科技开 放,银行们已经迈出了步伐,些许坚定,些许犹豫。 11家银行已经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除满足自身集团需求之外,还能对外输 出一些服务。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们则热衷于和各个互联网平台合作,发信用卡、搞 联合贷款等等。但对科技公司的过度依赖也隐藏着风险。 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无论是哪一种开放模式,都面临着监管规则的明确。 开放的路还很长。 金融科技近期引起市场密切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0 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表示,下一步要做好五项工作,其中一项为注重 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未 来金融生态,要趋利避害,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该论坛 指出,所有金融机构都要抓紧数字化转型。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银行机构通过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 率已经越来越常见,资产规模达300万亿的银行业生态被金融科技所重塑。其中, 开放银行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 所谓“开放银行”指一种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其利用开放应用程序接口技术(A 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 与第三方共享信息。和以往直接将产品和服务传达给客户的形式不同,在此模式下, 银行将各种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开放银行平台之上,再通过这些商业生态间接为客 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式。 近年来,不论是大中型银行,还是新兴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银行,都纷纷向开放 银行转型,共建开放生态正成为银行业的新趋势。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对开放银行 的探索主要聚焦在业务和产品开放方面,依托API、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等技术,以用户服务场景为触 点,通过线上“零接触”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产品与服务。在开放银行的实践 中,金融科技公司成为重要参与者。截至目前,10余家大中型银行相继成立金融科 技子公司。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表示:“国内的开放银行实践还存在 一些不足,集中体现在开放银行战略不清晰、忽视外部金融科技创新力量、组织机制 不敏捷等。我国的开放银行探索仍然是在银行业务边缘地带‘自下而上’实践,并没 有涉及监管核心问题,如要真正进行系统性变革,则亟须监管规则与标准的落地。” 国内的两种模式:自建与合作共建 开放银行的概念源于英文Open Banking一词。其发端于欧洲,在监 管当局的推动下,以英国、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率先落地以数据共享为本质的开 放银行模式。其中,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为全球第一家以商业化运作开放A PI的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也是开放银行的重要实践者。 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开放银行的实践起步略晚。2018年7月,浦发银行推 出其无界开放银行API Bank,成为业内首个正式落地的开放银行。浦发银行 开放的功能既涉及直销银行开户、网贷、礼遇平台、出国金融、跨境电商、缴费支付 等领域,也包括合作营销、资产能力证明等场景。此后,中国越来越多银行机构建设 开放平台,市场迅速升温,各类银行都介入到开放银行的实践中。 对比来看,国外开放银行呈现“共享数据,重塑银行金融服务”特点:通过开放 API将金融数据的所有权及使用权转移到用户手中,以鼓励金融科技创新,让用户 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 而国内以开放接口、连接场景为主。中国银行业机构主要通过开放接口,以小程 序、APP等连接用户生活场景,将金融服务产品嵌入到各个场景中,或通过接口连 接合作第三方平台等,实现拓宽金融服务场景的目标。现阶段,更多是为获客和引流 。 梳理来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放平台以自建和合作共建两种方式为主。前者以 大型银行为主,其基于自身数据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主导建设开放平台,典型者代表 如建行、招行、浦发等。如招行以云+API打造开放型IT架构的数字化平台,对 外开放API接口。 后者以中小银行或互联网银行为代表,其通过开放API融入金融生态系统平台 ,或是依靠大行的开放生态系统平台赋能开放API输出服务。比如众邦银行通过与 互联网场景平台对接,打造B2B2C金融开放平台。同时,以组件式、模块化方式 开放,将金融服务、产品资源开放到互联网平台输出。 在开放银行的实践中,金融科技公司成为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在某些方面甚至 是驱动者,探索为银行开放提供技术服务或场景。据记者梳理,目前建设银行、工商 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10余家大中型银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将在金融机构和商业生态之间,以‘第三方开放银行平 台’的模式,架起中间桥梁,帮助金融机构有效对接各类商业生态,利用场景创新能 力获客导流。同时,帮助各类商业生态参与者快速利用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为客户 提供切合需求的、合规的金融服务。”杨荣表示。 三个挑战:接口安全、数据安全、政策监管 记者了解到,开放银行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运用API、SDK、区块链等金融 科技技术,也需要和大量的第三方合作机构进行技术、数据和业务层面的合作,使得 银行风险管理面临更多新型非金融风险。 比如在网络风险方面,API接口具有公共共享的属性,通过API连接银行端 和外部应用端,延伸了银行的外部网络,风险传导的路径变多,容易遭到攻击。 在数据安全方面,API连接服务提供者、场景建设者、交易发起者等众多主体 ,数据泄露的风险点增加,任何一方数据保护存在薄弱环节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事实上,在数据的获取、使用和共享方面,一些开放银行的业务尝试仍游走在可 与不可之间的灰色地带,仍有诸多监管问题亟待解决,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今年9月25日在外滩大会上表示,开放银行开放 的是数字能力,而不是原始数据。数据共享是开放银行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基础,如 何在数据保护和共享之间取得平衡,关键是要处理好数据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关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开放共享的浪潮 中,金融机构从单打独斗走向协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但在我国监管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多数商业银行开放能力受限、开放战略前景不够明朗的情况下,开放银行真正落地 运行将面临较大挑战。 曾刚预测,对于大多数银行,短期内在个别产品层面输出金融服务能力,将产品 以API形式嵌入到合作方场景中,也许是当下更占优的选择,但这本质上属于一种 新型的获客辅助和引流模式。 长期来看,银行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循序渐进改善体系架构、 培养核心能力。比如有研发实力的大型银行,可以通过内部研发或建立实验室等方式 ,促进内部创新,提升自身技术能力。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7001","PageTitle":"300万亿银行业开放蓝图 向上生长更需明确监管规则-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1700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