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人民银行:精准发力 用好金融扶贫政策组合拳

10/26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金秋时节,苏北宿迁市“多肉小镇”耿圩周庙村的建档立卡户马继梅在自己大棚 里忙个不停,装盆、打包、贴快递单…… 自2017年从农商行贷到第一笔2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后,她的生意就越做越好 ,多肉植物种植规模也从3亩地逐渐扩大到现在的15亩,家庭年收入实现了成倍增 长。 2万元信贷撬动的大生意背后,是金融扶贫政策组合拳。近年来,人民银行各地 分支机构精准发力,运用一系列金融扶贫政策,源源不断注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助力贫困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江苏宿迁:小额扶贫贷款成就乡村脱贫梦 站在江苏泗阳洪园村种植户唐为俊的瓜蒌园前,看着一个个瓜蒌攀藤而上,《金 融时报》记者仿佛走进了一片深邃绿色的长廊。 “多亏了农行,我才能种植这片瓜蒌,是徐行长及时帮我办理了贷款,让我实现 了种瓜蒌的心愿。”一脸黝黑、十分精干的唐为俊打断了记者的浮想。 他口中所说的徐行长是农行泗阳爱园支行行长。当他得知唐为俊种植瓜蒌遇到了 资金困难,仅用不到两天时间,就为唐为俊办理了7万元年利率仅为5.22%的扶 贫小额贷款。 “宿迁市是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全省六大集中连片贫困区宿迁有其三,全市低 收入人口占全省五分之一,经济薄弱村占全省四分之一。”人民银行宿迁市中支行长 蒋东利介绍,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银行宿迁市中支创新推出了“央行再贷款 +扶贫小额贷款”的联贷模式。“十三五”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7.65亿 元,撬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3.4亿元,惠及30.31万低收入农 户,投放量连续多年居江苏省首位。 农村扶贫项目大多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弱,要长效做好金融扶贫,就必须建立 风险分担机制。当地人民银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几家抬”合力,推动地方政府建 立了以财政资金为主,多形式、多渠道的扶贫小额贷款担保机制。 “有了风险补偿基金兜底,我们农商行就吃了定心丸,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更有底 气了。”江苏沭阳农商行行长谢宝说。据悉,该行近3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10 .14亿元,帮助近1万农户实现了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的脱贫目标。 “坚守初心使命是做好金融扶贫的不竭动力。”人民银行宿迁市中支表示:“下 一步,宿迁中支将继续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导向,不断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促进 当地由全面脱贫向乡村振兴发展转变。” 重庆巫溪:普惠金融助力山区驶上脱贫“快车道” 破解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城乡居民的金融可得性、便利性, 一直是人民银行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 “自从我们村建成普惠金融基地后,不出村就能办好多业务,可方便了。”重庆 市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的老彭一脸兴奋。 重庆市巫溪县位于渝东北,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金融基础薄弱问题一直制约着 该县经济发展。而红池坝镇茶山村山多沟深、土地贫瘠,金融便民设施及服务更是严 重不足。 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联合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专题探索推进普惠 金融工作。经过多方运作,首个普惠金融基地于2019年10月31日在红池坝镇 茶山村应运而生。 该普惠金融基地集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金融知识宣传功能 于一体,由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三方共建,实行市、县、镇三级共管模式 。 破解基础金融服务瓶颈只是第一步。此后,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又3次为红池坝 镇提供资金总计128.8万元,支持茶苗种植300亩,累计带动70农户务工, 户均增收超3000元。 “红池坝镇普惠金融基地成功试点后,我们又在巫溪县、城口县、黔江一区三县 等地进行推广,目前已在全市建成村级普惠金融基地248个、覆盖人口52万,累 计办理各类结算业务18.8万笔、金额达1.2亿元。”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负责 人介绍。 普惠金融基地的构建,是当地金融部门合力脱贫攻坚的成功探索。人民银行重庆 营管部表示,下一步将有序整合金融、电商、物流等资源,逐步拓展普惠金融基地服 务功能,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普惠金融模式,为当地提供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的 金融服务。 安徽蚌埠:“四色信用名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我曾是黑名单上的人,是农商行的张经理帮我修复了信用,把我从‘黑名单’ 调整到了‘蓝名单’,还批给我5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我种植蘑菇。”五河县新集 镇残疾贫困户邓伟对记者说。 自那以后,邓伟就精心从事蘑菇种植,家庭收入也由几千元增加到数万元,如今 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蘑菇大王”。 所谓的“黑名单”“蓝名单”,是指人民银行蚌埠市中支指导金融机构创新实施 的“四色名单”差别信用培育机制。近年来,人民银行蚌埠市中支一直聚焦农村信用 体系建设,针对以往信用动态管理缺位问题,推出上述机制,引导农户重视信用、珍 爱信用,通过信用升值实现脱贫致富。 具体来说,“四色”就是黑、灰、白、蓝,分别代表“信用较差”“信用一般” “信用良好”“信用优秀”。金融机构针对四色名单,施以不同的信用培育和信用支 持,引导农户将无形的诚信转化成为有形的财富。 对于“黑名单”用户,金融机构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 帮助“失信人”科学修复信用。邓伟就是受益者之一。 对于“灰名单”农户,则通过开办“金融小课堂”“金融夜校”,实施金融顾问 一对一帮扶,引导他们向“白名单”农户靠拢。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会32场 ,受训人数达1500余人;累计为“灰名单”农户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240余次 。 为了激励“白名单”用户,机构则整体导入“金农信E贷”系统,为其提供快捷 便利用款服务。 而对于“蓝名单”则实行“升星”服务,不仅贷款优先、额度优享、服务优质, 还给予利率优惠。例如,“蓝名单”农户钱善利,受新冠疫情影响资金周转困难,五 河农商银行结合其信用状况,主动将授信额度从原先的8万元升至20万元,帮助其 渡过难关。 据统计,该地“四色信用名单”的创设,已累计指导10户退出“黑名单”,帮 助21户“灰名单”提升至“白名单”,为36户“蓝名单”提供了“升星”服务, 有力彰显了信用的价值,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7377","PageTitle":"人民银行:精准发力 用好金融扶贫政策组合拳-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1737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