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上,新型航空综合体“飞行驿站”项目正式发布。据了解,该驿站是全国首个飞行驿站,即将落户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同时启动首期合作项目,拟在2025年实现全国布局800个、全球布局1000个的目标。
“飞行驿站”是在现有航空基础设施体系之外,由“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组委会(ASRIF)牵头组织,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BATI)负责统筹全球布局,以最低成本投入和土地集约使用为特点,重新构建的可满足特定飞行器(以旋翼机为主)低空飞行的固定设施,是可以承担国际交往、私人飞行、低空旅游、应急救援、航空科普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型航空综合体。
由于国内、国外各地区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发展的不平衡性,飞行驿站将被开创性地分为集约型驿站、功能性驿站、跑道型驿站,以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对于不同类型的驿站,在占地面积、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投资规模等方面各有侧重。
据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介绍,飞行驿站采用“平战”结合的商业模式运营,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有益补充。相较于传统的通用机场,飞行驿站的用途更为广泛,前景及发展更加灵活,能够以较小的投入成本进行商业运行,也可根据需要在驿站基础上升级为通用机场。
马剑认为,飞行驿站是大力推动“空中丝绸之路”的创新性产品,它不仅符合中国通航产业发展规律,而且具备灵活、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在满足特定飞行器基本飞行的前提下,将航空娱乐、飞行训练、航空研学、应急救援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航空综合体。飞行驿站的推出,可以大大降低机构或个人进入通用航空消费领域的门槛,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基础上,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188]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