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看,当前我国粮价稳中有涨,品种间走势有所分化,不同环节价格波动有所差异。”农业农村部市场经济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26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26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唐珂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洪涝灾害影响和国际粮价震荡传导,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出现了阶段性波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粮食价格监测和市场供求形势跟踪分析。
唐珂指出,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粮价稳中有涨,品种间走势有所分化,不同环节价格波动有所差异。7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均价每百斤122.4元,环比涨0.2%,同比涨1.7%,其中稻谷价格涨幅最小,小麦次之,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收购、批发环节粮价涨幅偏大。
唐珂称,我国粮价总体保持稳定,有三个基本面因素支撑。
生产稳中向好。今年夏粮和早稻已获丰收。全年稻谷、玉米生产主要看秋粮。从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情况看,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尽管局部旱涝灾害较重,但灾后生产恢复及时有效,秋粮长势总体不错,粮食生产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如果后期不发生大的灾害,全年还将是一个丰收年。
此外,粮食库存充裕。近年来我国口粮库存持续保持高位,目前全国稻谷、小麦库存水平大体相当于城乡居民一年的消费量,玉米库存虽然消化较快,但市场供给有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适时加强了储备投放和应急保供,市场供给平稳有序,市场上不缺粮、不缺油。
同时,消费较为平稳。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消费相对刚性,年度间一般不会大减也不会大增。今年受疫情影响,口粮居家消费增加,但外出消费有所减少,在消费总量上变化不大;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后,玉米饲用和深加工消费恢复势头良好,但实际需求的增加量也是较为平稳的。前期出现一些消费者和贸易商囤粮现象,短期会拉动市场需求波动,但不会改变粮食消费变化趋势。也就是说,粮食短期需求变化不会对粮价产生持续影响。
对于后期走势,唐珂表示,我国粮食生产供给完全有保障,预计随着秋粮陆续丰收上市,我国粮食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立足抗灾夺丰收,全力夺取今年秋粮好收成,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粮食市场调控,保障好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是否需要囤粮的问题,唐珂明确,其实从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我国粮食市场运行情况看,由于粮食储备充足,粮油加工转化产能水平高,粮食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再加上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国内终端粮油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持续充裕的,价格也是基本平稳的,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焦虑甚至恐慌抢购,可以多一份淡定、多一份从容。
[33]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