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8月24日公告显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
1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包括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
.2%,与前次持平;此外还开展了6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
.35%,与前次持平。当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1100亿
元。
记者统计发现,自8月7日重启逆回购以来,央行已连续12个交易日进行逆回
购操作,总计达1.33万亿元。其中,7天期逆回购累计操作金额1.22万亿元
,利率均为2.2%;14天期逆回购于8月21日重启,21日、24日两个交易
日累计操作金额1100亿元,利率均为2.35%。
业内人士表示,从近期连续逆回购的操作特点来看,央行仍采取的是“量增价稳
、小步快走”的方式,通过多频次的逆回购方式向市场净投放流动性,且保持利率稳
定。
“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的主要目的是稳定跨月资金面,稳定市场长端利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央行近期持续操作逆回购主要有两方面考
虑,一是为对冲短期扰动因素,平抑资金面波动。近期由于缴税等传统因素、国债发
行增加等资金面收敛因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稳定资金面。第二则是为稳定市场
预期。从总量看,国内流动性整体适度,由于宏观经济持续改善,市场对央行政策调
整预期升温,央行近期接连实现小量净投放,释放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
“逆回购操作常态化有助于市场资金面整体保持平稳,市场资金利率整体处于低
位区间震荡格局,且央行精准调控市场流动性避免大水漫灌产生负面效应及后遗症等
。”周茂华称,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在期限方面可以灵活搭配,能较好对冲一
些缴税、缴准等短期因素对资金面的扰动,在市场沟通、传达政策意图与稳定预期方
面都较为有效,预计后续逆回购操作有望常态化。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央行8月以来资金投放量明显增加,一改6月
份、7月份资金净回笼的趋势。一是因为市场流动性的需求比较大,二是需要加强财
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8月国债和地方债的供给较大,需要流动性支持。
从资金价格来看,当前银行间市场除7天期利率下行,其他期限利率有所上行。
8月24日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
“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将继续围绕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下波动,考虑到8月份
、9月份处于地方债发行高峰期,预计管理层将继续通过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8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下一步,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
大水漫灌,而是有效发挥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确保新增融资重点
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同时,提高金融支持政策便利度,支 持中小银行运
用大数据进行有效银企对接,疏通传导机制,扩大市场主体受益面。深化市场报价利
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
“预计未来央行还将根据市场资金面的松紧程度与市场影响因素的变化,灵活采
用多种工具进行对冲,确保市场利率处于合理区间运行。”周茂华表示,下半年央行
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广义货币(M2)与社融适度增长的情况下,通过中期借
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
支持,降低信贷融资成本,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同时最大限度避免资金空转套利与局
部资产泡沫风险。
隔夜、14天期、一年期利率分别为2.3595%、2.548%、2.90
1%,较上一个交易日分别上行10.15个、12.6个和0.1个基点;7天期
利率为2.23%,下行5个基点。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