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香港《南华早报》:中国通过灵活就业化解疫情待业危机

08/21
2020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
邱小刚(音)6月份决定关闭其位于内蒙古某高速公路旁的“幸福面馆”,并摆 了个街头食摊卖烤串。这是他今年第二次被迫闭店。首次是在疫情引发各地实施严格 防控措施期间。为维持生计,他去建筑工地打短工,每天搬砖能挣200元。疫情封 锁结束后,他重新开店,但营业收入太低,无法弥补他关店期间亏损的6万元钱。于 是,他和妻子重返街头摆摊,在政府指定的公园里卖烤串,上月净挣约1万元。 曾经,小摊贩往往在政府“注视”下经营,但疫情暴发以来,他们已成为就业市 场的一个关键组成。中央政府减缓就业压力的最新战略包括鼓励人们开的小店,并在 零售、建筑、社区服务、在线娱乐等行业创造大量兼职岗位。如今,“灵活就业”已 成为流行语之一,从业者可能包括从事家教、食品外送、出售街头食品的人员或滴滴 司机等。 本月估计中国各地约有2亿灵活就业人员,接近一些经济学家计算出的自主就业 人数。今年早些时候利用移动支付数据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有9700多万个 体户,支撑着2.3亿个就业岗位。 澳新银行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说,提振灵活就业与北京重构中国经 济以使之更依赖新经济驱动的目标相一致。新经济包括从在线教育到区块链技术应用 等各种新行业。在7月发布的一份政策文件中,国务院要求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 合理限制。“这就像一石二鸟政策”,杨说,“并未直接指向疫情期间的就业压力, 而是更侧重于(推出)一种支持经济转变的长期战略。” 对邱来说,摆摊卖烤串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冬天来临气温骤降,就行不通了。因 此,他打算利用摆摊的收入让自己的“幸福面馆”重新开张。 [18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1077","PageTitle":"香港《南华早报》:中国通过灵活就业化解疫情待业危机-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4107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