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
帮助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工行江北新区支行行长邹国荣告诉
记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民生。今年以来,工行江北新
区支行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让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开辟绿色通道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江北新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目前已成为带动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高质
量发展的全新引擎。
“2018年,工行南京分行专门成立了江北新区支行,围绕新区‘三区一平台
’发展定位,加大对区内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今年的疫情对新区经
济冲击很大。对此,支行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想方设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7
月24日,工行江北新区支行副行长张悦在座谈会上介绍相关做法。
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北新区支行精准对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医疗
机构,支持疫情防控。该行一方面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卫生防疫、医药产品采购等方
面的服务方案;另一方面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为防疫物资制造企业投放抗疫相关
贷款。
为支持抗疫相关行业小微企业客户,江北新区支行推出“抗疫贷”,专项用于支
援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用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的生产、运输、销售。南京天奥医疗器械
有限公司、南京畅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疫情物资生产企业。两家企业由于疫情突发
,生产资金出现临时短缺。支行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在3日内为两户企业发放了总计
600万元的“抗疫贷”融资,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此外,江北新区支行还大力
推广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线上金融服务,统一在系统内办理了无还本续贷,对重点
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的精准帮扶。
加大产品创新 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近年来,工行南京江北新区支行在全面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快普惠产品创新,
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慢。按照“唯市场不唯指标”的原则,该支行优先保障普惠
金融资金规模,且不设上限,保障小微企业随时按需提款。同时优化普惠信贷审批流
程,提升普惠服务速度,为小微企业提供快贷服务。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支行一方面强化银政合作,着力缓解小微
企业融资慢的问题,先后创新推出了小微创业贷、财服贷、宁创贷等一系列银政通产
品,有效支持了小微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该支行还推出了基于小微企业固定资
产购买的小微购置贷业务,并以方案化的形式为园区内小微企业服务,累计为辖内互
信互通产业园等园区内14户小微企业提供了4431万元的购置贷款。
在此基础上,该支行还利用互联网优势,在网上银行、微信公众号、江苏综合金
融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嵌入普惠金融服务通道;同时充分利用网点覆盖优势,组织网
点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和对公客户经理进行普惠金融业务培训,发挥全员营销服务,
对普惠产品做到应知应会,不断加大普惠阵地化综合服务力度。
提供一揽子服务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贵
工行南京江北新区支行副行长张悦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
,为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该支行积极发挥金融活企稳企的支撑作用,为中小
微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对企业实施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对
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该支行持续开展动态摸排,开辟融资绿色通道,优化业务
流程,确保企业资金流不断裂。
据悉,自疫情发生后,江北新区支行认真梳理对接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客户,对因
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严格执行“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通过贷
款展期、调整利率和还款计划等方式,缓解复工企业面临近期到期贷款的偿债压力,
全力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对因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通过展期、续贷等
方式予以支持,在把控贷款风险的同时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
入来源的存量融资客户,在把控实质风险的前提下,调整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
限。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该行已为近百户小微企业减免贷款过程中所需的保险
费、抵押费、评估等相关费用近200万元,在利率优惠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企业
融资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1至6月,该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
3.99%,较年初下降56个基点。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