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上个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
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漠边缘的新疆于田县。
在“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声名远扬但处于深度贫困的
于田,能否如期脱贫摘帽实现华丽转身?仲夏时节,走进处在大漠深处的库尔班大叔
家乡,随处可见干事创业的情景,到处流传着脱贫致富的故事,产业发展带动百姓脱
贫致富的一幕幕在这里上演。
瞄准靶心打造产业扶贫样本
在位于于田县先拜巴扎镇产业园区的新疆新塔西纳纺织有限公司厂区生产车间内
,机器轰鸣,纱梭飞旋,工人在纺纱、挡车、成品包装等各个岗位上各司其职忙生产
,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这家纺织企业成立于2018年3月,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于田县纺织业
发展,还为于田县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提供了平台。生产旺季,就业人员可达400
人,吸纳了80%的贫困户,助其实现了稳定就业。
去年9月,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于田县农信社在得知情
况后,上门沟通对接。了解到该企业因缺乏有效抵押物后,该社为其推介了创业担保
贷,不到一个星期,就为其投放了200万元贷款。此笔贷款不但保障了企业正常运
转,而且为企业节省了不少利息。
据于田县农信社信贷部门负责人介绍:“创业担保贷款是国家政策类贷款,分为
个人和企业两种。个人或企业提出申请后,经人社部门审批,农信社核定放款。建档
立卡贫困户、创业大学生等均可申请个人类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20万元,贷
款期限3年,政府全额贴息。企业最高申请额度300万元,期限两年,政府按基准
利率的50%贴息。”
“纺织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产业能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地
就业。”于田县农信社党委委员、主任阿不力米提介绍。近年来,于田县农信社加大
力度支持当地棉纺产业链发展,助推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不仅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
就近就业,也使一个个贫困家庭甩掉了穷帽子,走上了幸福之路。
凭借资金、资源、渠道等诸多优势,新疆新塔西纳纺织有限公司通过打造纺织服
装产业链,吸纳当地农家妇女变身为产业工人,使其在工作岗位上不仅学到了技术,
还在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
今年26岁的阿依尼萨罕·阿卜杜拉在新塔西纳纺织车间已经工作两年了,通过
不断学习,她从一个学徒逐渐成长为熟练技工,能够对新人进行指导,发挥传帮带作
用。她高兴地诉说:“厂子管吃管住,每月不仅有近2000元的工资,还有假期。
现在我在这儿上班已经两年了,挣的钱除保障日常开销外,都存到银行,等钱存够了
,我准备买辆小轿车。”
“以前我都是在家里带孩子,现在我在这学到了手艺,靠双手挣钱,经济也独立
了,家人对我的态度都不一样了。”一旁同为纺织女工的艾比别木·麦图肉孜补充。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在新疆新塔西纳纺织有限公司,像阿依尼萨罕·阿卜
杜拉一样通过劳动过上好日子的女工还有很多。通过几年的勤奋劳作,她们强烈地感
受到了靠劳动致富改变命运的现实。
为了让就业人员稳得住、留得下、干得好,新疆新塔西纳纺织有限公司还定期举
办一系列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展
示职工风采,增强职工凝聚力,让工人在在企业找到归属感。
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支持特色产业
进入于田县英巴格乡的和田鑫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肉兔产业园,一排排现代
化的兔舍整齐划一,一只只伊拉肉兔活蹦乱跳。
这家企业是一家集肉兔养殖、种兔良种繁育、兔饲料制粒加工、设施农业、旅游
休闲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牧养殖企业。其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建
设标准兔舍277栋,年出栏商品兔500万只,远销成都等地。
“2019年,由于自筹资金有限,我们在筹资新建产业园区时,就向于田县农
信社申请了25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因企业资信好,产业前景广,加之能带动
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我们申请的贷款顺利得到了审批。”和田鑫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肉兔产业园负责人杨习章介绍。于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气候干燥少雨
,此“短板”恰好使得病虫害少,成为发展兔产业的优势。除了气候、资源、区位优
势外,对于从事兔产业的企业而言,当地富余劳动力更是为企业在于田长期稳定发展
提供了用工保障。
在肉兔产业园区,与兔养殖基地配套的饲料加工厂、屠宰厂、食品加工厂正在如
火如荼地建设中,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现雏形。
“安家立业”的小兔子到底能给当地农民带来什么?
肉兔产业园负责人杨习章介绍,企业成立至今,按照五位一体“政府+科研+企
业+合作社+贫困户形成产业联盟”的运作模式,已带动了1500户贫困户发展肉
兔养殖产业,实现年出栏商品兔500万只,年产值近亿元。目前,企业仅在养殖基
地就为当地365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65人。全
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带动周边4个乡镇的40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下一步,和田鑫美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将大力推广实施“公司(基地)+合
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当地贫困村组建统一的专业合作社挂靠企业,优
先吸纳贫困户入社。贫困户可参与生产,也可将肉兔以入股的形式进行合作,基地优
先雇佣贫困户。
在于田县,通过农信社支持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的事例不胜枚举。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于田县农信社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和特色,
因地制宜,通过精准信贷投入,支持独特品种、特殊品质和特定区域的产品,打造农
业产业品牌,让项目有资金扶持、发展有技术培训、产品有销售渠道,切实增强了当
地发展农业产业的能力,有效阻断了贫困发生,确保了农业产业扶贫取得质效。
号角声声起,战鼓催人急。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上,库尔班大叔
家乡的人民将牢记嘱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出一份
暖心答卷。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