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期货 > 正文

大商所通过期转现业务将进口非转基因大豆纳入期货交割体系

11/26
2020
来源
新浪财经—期货
分享
满足产业需求 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及“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据悉,11月25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顺利完成了首笔以进口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为标的的非标准仓单期转现业务,申请该笔业务的买卖双方均为国内大豆现货企业。 据了解,此次期转现业务卖方为良运集团旗下的家禾农业发展公司,买方为两家大豆膨化加工企业,分别是大连一鑫牧业和哈尔滨某企业。买卖双方根据自身贸易和加工计划,先后在黄大豆1号2101合约上建立期货头寸以规避市场风险。近期双方确定现货采购合同后,分别通过南华期货、国投安信、一德期货向大商所提交非标仓单期转现申请,了结各自期货合约持仓,并约定自行完成现货交收。该笔交易的进口俄罗斯大豆中,800吨通过船运由大连口岸进境,480吨通过火车运输由绥芬河口岸进境。参与此次交易的产业客户均表示,通过非标准仓单期转现,充分满足了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进口需求。 据介绍,期转现是指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交易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现货买卖协议,并按照协议价格了结各自持有的期货持仓,同时进行数量相当的货款和实物交换。由于期转现是通过交易双方协商达成,在交易时间、交割地点的选择上具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交易双方的资金利用率,节约仓储、运输等交割成本。 参与此次业务的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进口俄罗斯大豆期转现业务,将期货与现货、境内与境外有效连通,更加贴合了大豆贸易流向和消费结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大豆企业利用俄罗斯肥沃的土地资源,在俄远东地区种植或贸易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成本低,质量好。俄罗斯作为进口大豆来源地的地位逐渐提高,俄罗斯大豆成为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供给的重要补充。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俄罗斯大豆进口量自2014年的5.9万吨迅速提高至2019年的73万吨。随着我国企业在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贸易规模的提升,相关交割需求不断增加。利用期转现业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交割成本,提高交割便利性,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客户的水平,有利于吸引更多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南华期货副总经理唐启军表示,通过期转现将进口俄罗斯非转基因大豆纳入黄大豆1号交割体系,是大商所在现有政策框架下,深化产业服务、挖掘交割制度潜力的又一重要举措。我国是全球非转基因大豆最大的生产国与消费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转基因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供给无法满足需求,进口非转基因大豆成为重要补充。黄大豆1号期货的标的为非转基因大豆,此次通过期转现业务将俄罗斯等主产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纳入我国期货交割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利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非转基因大豆贸易新格局,有利于多元化大豆进口来源,保证大豆等重要粮食的持续供给。 此外,唐启军指出,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消费国,有必要进一步构建全球非转基因大豆中国定价的体系。大商所上市的黄大豆1号期货是以非转基因大豆为交易标的,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期货市场,具备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定价和风险管理服务的条件。特别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粮食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进一步推进黄大豆1号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助力中国成为全球非转基因大豆定价和区域交割中心,有利于我国多元化的进口大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据了解,下一步,大商所将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提升品种功能,加强产业链体系建设,在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深化产业企业服务、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等方面持续探索,促进大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及“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与各方共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33]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3075","PageTitle":"大商所通过期转现业务将进口非转基因大豆纳入期货交割体系-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3075},"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国开行成功试点多市场同发“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绿色金融债券-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国开行成功试点多市场同发“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绿色金融债券

07/30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7月29日,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成功通过多市场发行3年期100亿元首单“ 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2.4984%,所募集资 金将用于低碳运输等绿色项目,减缓和抑制气候变化,降低污染物排放。国开行党委 副书记、行长欧阳卫民现场启动多市场同发。 据介绍,此次国开行试点多市场同时发行一只债券,是该行创新推动债券市场基 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债券市场要素自由顺畅流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 一举措。本次发行贯通境内外,跨越银行间、交易所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获得全球 投资人踊跃认购。其中,通过上海清算所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50亿元,认购倍数 达15.52倍,投资人包括: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东方证券、宁波银 行等;通过上交所、深交所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20亿元,合计认购倍数达2.7 0倍,投资人包括:东方证券、中信证券、国开证券、郑州银行、工商银行等。 据了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北京农商行、杭州银行、 上海农商行、平安银行、洛阳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顺德农商行等承办机构通 过中央结算公司,在柜面及电子渠道面向公众零售规模达30亿元,覆盖全国上万个 网点,通过“无接触便民理财”方式,有效推广社会责任投资意识。 境外方面,以工银欧洲、工银亚洲、工银迪拜、工银新加坡、汇丰银行、德意志 银行、农银香港、中国银行、交银香港、光大银行香港分行、浦发银行新加坡分行、 东方汇理、瑞穗银行等机构为代表的跨境协调人,积极协调境外投资人认购,境外订 单量超过40亿元,体现了全球金融机构对我国债券市场和环境、社会和治理(ES G)新投资理念的认可。 欧阳卫民表示,国开行下一步将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坚 持深耕债券市场,在债市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在人民银行、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指 导和支持下,与市场成员携手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融合,推进债市高质 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0581","PageTitle":"国开行成功试点多市场同发“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绿色金融债券-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0581},"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